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远举:“大逻辑”视角下的方韩之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8-2012 02:4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远举

方韩之战继续发展,质疑者仍无铁证,还是靠着推理和分析,但仍然说服不少重量级人物加入质疑一方。对于这个现象,著名博主“破破的桥”撰写了长文《忽悠的原理和技巧》,详细分析了质疑者如何通过各种“伎俩”使一个弱证据变得有强说服力。实际上,文章只是再次指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只要不是铁证,那么从“证据”到“相信”的这个推理、心理过程必然有逻辑漏洞、心理盲点。所以,这篇文章归根到底不过是在说:“没有铁证,不可相信”。

在这场争论中,这类纠结于逻辑的、道德的、法律的技术细节的文章非常之多,最终只是在不断重复、自说自话、纠结不清。其实,大可绕过这类技术性、细节性的“小逻辑”,站高一些,直接去把握住社会的、心理的、市场的“大逻辑”。也许,就能豁然开朗,直扑“韩寒应当倒掉吗?”的最终结论。

公共和私域——鱼和熊掌皆所欲也

要回答“韩寒应当倒掉吗?”这个问题,就必须先问:韩寒保卫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韩寒似乎害羞且低调、声称自己不是天才、不是意见领袖、不是公共知识分子、甚至不是作家。但同时却少年成名,不断发表小说、其父也出版了《儿子韩寒》,博客也助其获取巨大声誉,甚至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影响力人物。现在有人把这一切归咎于媒体,用媒体的无良来放低韩寒的姿态,刻画出一个身不由己的普通男孩形象。不过纵以今日媒体之发达,想要捧红一个人,也必须得到当事人的配合,否则,任何人只要坚持远离媒体和大众,自然会被遗忘。但不管是《儿子韩寒》字缝中掩藏着的“天才”二字,或著名的骂战,还是广告中的阳光形象以及“作家韩寒父亲”的新浪认证,都无一不在展示着这种配合和坦然接受。

这一切似乎和他同时表现出来的断然否决和排斥态度相矛盾。其实,这种矛盾的态度反映出的是对利益的迎合和对责任、约束的抗拒,是一种“有意识的切割”——把公、私身份完全切割开来。因为只有这样,私人身份的放肆空间和公共身份的巨大利益,才能皆所得也。

一直以来,这种切割相当成功:一方面,韩寒可以享受这些他宣称不接受的身份、标签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利益;另一方面,他也可以谈女人“活”好,谈爬墙进入女生寝室“干谁”,可以在博客上做人身攻击,而他的粉丝则可以为之娇憨的辩护:“他从没说过自己是天才、明星、领袖、公知啊!”高级粉丝则可以从技术性的“小逻辑”出发,发明新的社会学名词为之辩护——其实,在此之前,韩寒的“切割”行为早已融汇贯通“疑似公众人物”这六个字的精髓。而现时剧烈对立的社会观点,本质上正是源于对韩寒这两种身份是否可以割裂的不同看法。

对于这个问题,有力量、有厚度的声音总会穿透时间。被韩寒称为“过了10年会显得更傻”,并在博客中再次称其为笨蛋的社科院研究员陈晓明,在2000年那期著名的对话节目上,对17岁的韩寒这样说道:“很多人变成歌星、影星之后,突然间没有了私人生活,他们感到对个人来说很不公平,但没办法,这叫做象征资本,你有这个象征资本,可以使你的生存获得很多利益,但是你就必须付出代价,一旦成为公众人物之后,你就得为这个社会负责,社会也从你索取一些东西。”

这个直白的话语正是社会的“大逻辑”。所以,当韩寒出版书籍、撰写博文、代言、广告之时,他就必然已是集天才作家、意见领袖、公共知识分子、娱乐明星、赛车手于一体的公共人物!私人身份的放肆空间和公共身份的巨大责任和利益,虽所欲也,但不可皆得也!

责任正是利益的源头!这个社会的“大逻辑”谁也不能真正摆脱。正因如此,即使一直以来都切割公、私两重身份,表示抗拒自己公共地位的韩寒,当其公共地位及相关利益真正因质疑变得岌岌可危时,也无法保持一向的淡然。于是,他开始保卫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开始和支持者们一起躲在私权的壳里,用生造的学术名词、悲情的故事、煽情的媒体保卫自己的公共地位。实际上,公共地位的最终来源在于社会认可,所以,本质上韩寒保卫的是公众的认可。那么,抛开对错、真假、道德和价值观不谈,从最功利的角度来看,公众人物如何才能得到社会认可呢?

社会认可——有限理性的“乌合之众”

现在韩寒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有残缺的质疑,而是他在有残缺的质疑下的表现已经激起了公众的好奇和狐疑。他真正需要做的不是驳斥有残缺的质疑,而是恢复自身形象,赢得公众的认可和信任。如果能建立信任,有残缺的质疑很快就会消散,但公众一旦产生怀疑,有残缺的证据也变得非常有说服力。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陷在细节的、技术的“小逻辑”中,一味纠结质疑者证据之不完备、伎俩之多,就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但很不幸的是,或者说很幸运的是,社会认可是挑剔的、刻薄的。在当今世界,就如克林顿、陈冠希、阿娇、曾荫权乃至雷锋所经历的一样,广泛传播的质疑之下必然涌动着公众好奇、知情的暗流,而其中混杂着的恶意正如锋利的坚冰,恰是撞开堤坝和封堵的开路先锋。这正是商业传播时代的思想市场残酷的道德净化法则,除伪存真、去恶留善。这也是公共领域的达尔文式进化——方舟子即使是一匹恶意的狼,他选择的一定也是虚弱的羊!

另一个显而易见但却被忽略了的社会心理的“大逻辑”是:从某种程度而言,大众的思想观念并非绝对理性,它不会纠结于技术细节和逻辑细节,它是集事实、信念、直觉于一体的有限理性的综合体——用理性抓住主干,用直觉对付细节!大众不会去管什么公权、私权、逻辑、法律,他们只会给出简单直接的反应:“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比一比嘛”。于是,“公权、私域、言论边界”之类的复杂而深奥的争论被下里巴人简单的、直觉的奥姆剃刀削得一干二净。不必委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寒当年成名也正赖于此。

在这种语境下,比事实更重要的是,公众人物最终能否通过媒体、舆论、法律、甚至包括宣传部门在内的各种手段去说服大众。这种说服与被说服,认可于被认可之间,最终体现的是社会意识对一个公共人物的诸多综合考察:清白的事实、逼人的才华、宽厚的涵养、完善的道德、强大魅力、出色的公共应对。也可以是迷人的微笑,漂亮的容颜、悲情的故事、甚至是运气和血统!

这种考察并非是严格的,而是柔性的、综合的,可以有缺陷,甚至相互矛盾的,但综合起来却一定要有足够的说服力:国家社会主义不对,但希特勒的演讲出众;非暴力不合作软弱,但甘地有巨大人格魅力;大跃进不对,但宣传部门可以搞定一切。所以,在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思想竞争市场中,结果反证一切!这种达尔文式的进化的最好注脚正是范冰冰的那句话:“经得住多大的诋毁,就担得起多少的赞美”。不过,韩寒没能明白的是,这句话的重点在于“经得住”而不是“经过了”。

这意味着“理性选民的神话”并不存在,大众认可一个意见领袖,除了用理性把握主要事实,他们更需要的是看得见的、能打动人的故事。多年前,对大多数年轻人甚至整个社会而言,故事的主线就是“韩寒的天才和叛逆能浇自己心中不平的块垒”。在这个故事主线之下,放肆、粗野、张狂被大众视为才气、自由、真实!但现在,故事的主线被抽掉了,替换为一个截然不同的主线:韩进退失据,不敢和方舟子对垒。所以,即使韩寒也开始给出动人的故事:差生韩寒的压力,父亲怀才不遇的悲情、自己房贷的压力、甚至诉说作为有钱人的负罪感,甚至都顾不得路金波所说的17万的床和7、8张信用卡。但无论如何,事情发展到现在,想取得公众的认可,仅有悲情是不够的。

择优——中国人,配有更好的吗?

或许有人说,社会大众的非理性成分正是不公正的来源。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个“讲故事”争取大众认可的过程,就会发现,对整个社会而言,一切都很公平。实际上,这个争取大众认可的过程,从最最本质而言,并不是一个辩解或者证明过程,而是一个大众择优的过程,是公众人物凭自身表现直面大众有限理性的优胜劣汰。如果当年大众只是不知不觉的接受的话,那么现在在质疑者的提示之下,恍然回顾之后,“乌合之众”组成的考官必然挑剔。

首先他们会审视韩寒面对挑战的态度。面对方舟子的“恶行”造成的知识界、舆论界、社会的对立,躲在律师和支持者身后诉诸于司法虽然无可厚非,但显然不足以体现一个意见领袖的责任和能力,也不能体现才华澎湃而出的强势。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故事。既然有勇气站在李彦宏办公室下,既然有勇气站在人民大会堂外面,为何不能带领“拥众”当面向方舟子说NO呢?闭门作文、公开辩论、经过精心的商业策划,不但能收获巨额的商业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一次高关注度的社会话题的公开辩论堪比马英九和蔡英文的电视辩论,无疑会是中国社会上极具意义的一幕,也是塑造、固化个人形象的绝佳机会。既然乌坎的村民能做到,才华横溢的领袖为何不做呢?其实,若对大众有诚惶诚恐的谦卑敬畏之心,即使从08年转型算起,静心书斋,4年时间足以造就一个能立马站出来坐而论道的韩寒。所以,即使撇开之前的真假不谈,现在面对挑战的虚弱,却成为一个明显的、鲜活的“故事”,决定着大众的择优选择。

社会大众也会在乎公众人物对他们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意见领袖的含义并非单向度的,而是双向的,是民众的代言人,在其公共意义上受民众意见的导向,而韩寒的博客正是如此。韩寒和他的粉丝,不是绵羊和牧羊人,而是平等的群体和代表的关系。所以,既然“素质不高”的中国人或多或少的产生了疑惑,那么,这些素质不高的中国人“当不当得起”韩寒出来走一圈,谈谈文学,谈谈民主,谈谈创作?如果回答是“当不起”,那么,自然不必质疑,民众“当”不起的意见领袖,就不再是意见领袖!如果芸芸众生当得起,那么留给韩寒的时间窗口已然不多。毕竟,“出来谈”并不是一个高强度的检验,临渊结网之嫌会与日俱增。

这不是自证其罪或自证清白,韩寒自证的,除了自己的诚信、尊严和资格,更是回应大众的呼唤。这是商业社会中的常态,也是政治生活中的常态。章子怡要出镜,甘地要绝食,布什要啃玉米,陈冠希要道歉,凌潇肃也为离婚道歉,甚至刘德华连结婚没公布也要道歉!娱乐明星尚且有如此担当,更何况公共领域第一人!借用金庸先生小说中的话,“江湖风吹雨打,吹得白桦,吹得陆天明,吹得雷锋,为何吹不得他令狐冲?”不必担心,这不是文革,韩寒当然可以退回私域,退到一个普通公民的地位,不直面、不回应,躲进小楼成一统,但却不能躲在私权的壳里保卫公共身份的光环。

其实,即使拒绝直面,网络、视频、照片,过去留下的印迹仍被公众和质疑者拉到屏幕前仔细考核。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更强力的故事,那么,不管有再多的文章来解释无法自证、不管有再多的理论来谈论法律和道德,也不管再怎么纠结于方舟子们的各种“伎俩”,这些技术性的“小逻辑”在大众择优的社会、心理、市场的“大逻辑”前毫不重要。

大众择优的标准在于:对于一个影响力如此之大的地位,他是否足以担当,是否有人能做得更好!不能冰清玉洁不是错,但总有人能冰清玉洁;面对质疑不能自证不是错,但总有不怕烈火的真金;口才和文采差异很大不是错,但总有文人能够侃侃而谈;人前人后表现截然不同不是错,但总有人能当众七步成诗;记不起创作过程不是错,但总有人能如数家珍。哪怕是构陷和污蔑的烈火,自然也有真金不怕火炼之人。面对质疑,唐骏败了,李开复狼狈了,贺卫方过关了,刘瑜“光明和磊落”的回答,百十来字的短文即让质疑者闭嘴,但看起来短短的百十来字的回复,凝聚的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深刻印迹,是二十年的寒窗苦读。

这就是择优的淘汰。这种择优的胜者不必具备全部优点,但却不能几乎都不具备!
实际上,能“经得起”这种择优的大有人在,方舟子可以、郭敬明可以、萧瀚可以、刘瑜也可以,可惜后两位仅仅因为韩寒“嗓门大”,就视自己二十年的寒窗为粪土。但他们忽略了的是,“大嗓门”只是公众在诱导下的上次择优的结果,而非原因。

那么,应该择优吗?中国人值得拥有一个更好的人吗,中国人配拥有精英中的精英,才华中的才华吗?是否必须抱残守缺而拒绝革旧迎新?除了韩寒,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渊源之长,文化之深,能否出现一个既有凌厉文笔,又有滔滔口才;既有灵气逼人,又宽厚温润,;既帅气英俊,又学识深厚的青年才俊?当然,须承认的是,今天的韩寒乃由路径依赖,多方合力而成,日后也许再无如此偶像。但是,应该相信“乌合之众”的力量, 不管从人口基数而言,还是从市场角度而言,低质的供给终究会被高质量产品所替代,倒下的旗帜总会被更好的替代,而同时,质疑,却让新神不再产生。也许再无如此大的嗓门,但更多的稍微小一点的嗓门的“多声部合唱”,对中国而言,肯定不是坏事。

这种思想和舆论市场的择优正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趣的是,韩三篇正是这种进步的产物,如果说“杀戮政府”更多的体现为对现状的破坏性批评的话,“杀戮民众”则更多的是对现状的批判性建设,后者无疑更富建设性但也更难。它表面是韩寒朝着更深话题的进步,实质上则是意见领袖跟随社会进步而提升话题质量。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韩寒提升了言论空间,不如说他在享受无数悲情前辈的成果,而方舟子恰是其中一员。方舟子去国时的失落与惶恐,20年后韩寒的风光,再到现在方舟子让韩寒“胸闷”,历史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何尝不是有着深刻的因果循环呢?讽刺的是,韩三篇的深度同时也成为一个对意见领袖的择优标准,呈现出来的是:韩寒跟不上自己的话题,“韩寒不读书”。“韩三篇”内在的涵义和作者之间的逻辑上和写作上的脱节使这三篇文章成为质疑的发端,就是一个毫不奇怪的必然了。

显而易见,如果用社会的、心理的、市场的“大逻辑”去判断,对韩寒的真假质疑已不在重要,这就如同对于一个不参加毕业答辩,已然在各种评价标准前表现拙劣的学生,再去质疑他入学考试是否作弊,对于他能否当上优秀毕业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回顾“方韩大战”以来韩寒的种种抉择以及之前的表现,那既是他的选择,也是他多年的路径依赖。选择反证一切!《黑客帝国》里面的先知说过这样的话:选择早已做出,需要的只是理解为何如此选择!实际上,双方争论的实质,正是在于如何理解韩寒的种种选择:质疑者认为是他的虚假导致了这些选择,而支持韩寒的人则反对质疑者的解释。但是,无论支持者如何解释造成这些抉择的前因,他们都改变不了韩寒已经做出的抉择,以及,这些选择在大众择优的审视下,最终,导致作为公共人物的韩寒的倒掉。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微博为http://weibo.com/liuyj2000。)

本文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