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山琴啸:脱北者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21-2012 15:0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签: 脱北者 朝鲜 饥荒 我们最幸福 杂谈       
一气读完了Barbara Denuck的<我们最幸福>(Nothing to Envy)。它讲述了几位朝鲜脱北者的故事:父亲是被俘南韩士兵的美兰,父母是日本归侨的俊相,父亲从中国逃饥荒回到朝鲜的金医生,烈士女儿、自己是工厂财务人员和“人民组”(相当于居委会)干部的宋女士,宋的女儿、从小叛逆的玉熙,自幼丧母的金赫。

金日成时代,由于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在能源等方面的接济,朝鲜经济尚可,60年代比中国要好。这些家庭的生活都还过得去。尤其宋女士一家,自己是烈士遗孤,丈夫是北朝鲜优秀特工的儿子,深受劳动党信任,属于干部阶层。

80年代,苏联、中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变化,朝鲜得到的廉价燃油、机械等越来越少,金日成的“主体经济”渐渐垮台。到80年末90年初,工厂没有原料不 得不停工。配给食品从不给足份量到最后就不给了。工资停发。城市人口被迫设法自己觅食。比如长途跋涉到郊区果园,看看能否捡到落果。捡不到就得饿着。

这段历史,我上大学的时候也从朝鲜族同学那里听到过。她说的完全印证Barbara Denuck的讲述:曾几何时,朝鲜比中国生活好,在中国的朝鲜族会从在朝鲜的亲戚处得到接济;到80年代末,反过来了,朝鲜没有饭吃,亲戚们过江来找吃的。那时候越境的人好像还不多,来的拿些吃的就回去了。

日子一点点陷入绝境。宋女士的记者丈夫和运动员儿子分别在97年和98年饿死。美兰所在的幼儿园孩子都浮肿着,然后渐渐都不出现了。金医生不忍待在儿科看孩子们饿死和吃消化不了的东西病死,申请去做研究,然而也没研究可做,大家每天都在四处找吃的。平壤大学生俊相开始偷偷看南韩的电视和国外的出版物。

连年的饥饿将人性剥成赤裸。身为幼儿教师的美兰看着许多四五岁的孩子濒临死亡,却从来没有起过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们的念头;而她定居南韩之后,这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这不是因为她生性冷酷。书中十分精辟地总结到:“为了活过一九九零年代,你就必须克服同他人分享食物的冲动。为了不发疯,你就必须收起爱心。”

配给制度崩溃以后,除了老弱病残之外最先饿死的是这样一些人:没有手艺、没有货品、不肯偷抢的男人(男人更容易饿死,因为需要更多的食品)。比如宋女士的丈夫,比如金赫的父亲、一位自律很严的党委书记。活过了最初几年的人们渐渐找到了各自的生存之道。他们无视政府的规定,各显神通上街做买卖,交换彼此的一技之长和货品。黑市逐渐壮大,在靠近北方边境的清津更是发展成朝鲜最大的交易市场。宋女士和小女儿一起自制饼干在火车站兜售。美兰的妈妈做豆腐。金医生给别人看病换取食物。金赫开始频繁地偷渡中朝边境,成为一个国际“倒爷”;只不过他每次都要偷偷摸摸地把货顶在头上过江,生意的规模可想而知。

独夫对中国人来说不陌生,饥荒我们自己也经历过,然而如果要比统治者对民不聊生的无视程度,金氏父子还是登峰造极了。开始他们拒不承认饥荒。因为“没有”饥荒,所以也没有任何帮助人民的措施。1998年,金正日在饥荒几乎已经持续了十年之后,才承认了朝鲜的粮食短缺,却将之宣传为“苦难的行军” 。朝鲜开始接受联合国救援(条件是朝方停止核试验) ,但坚持由自己发放救济粮。大部分粮食事实上到了军队手里,有些由军队拿到黑市转卖。(我很怀疑金正日之所以接受救援,是因为他养活军队也开始有困难,所以想骗一批粮草。)即使是这样的国际救援,最后也因为金正日出尔反尔、暗中继续核试验,并且屡次对日本和南韩军事挑衅而终止了。他把朝鲜人民绑架在自己的疯狂战车上,宁可饿死全国人民,也要流氓到底。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背景、阶层极其不同的人也走上了相同的“脱北”之路。其中一些人甚至是在已经在家乡找到了生存之道的情况下,毅然背井离乡。比如美兰的母亲小买卖做得不错,却抛下所有财物,携美兰和弟弟有计划地出逃。根正苗红的宋女士是被先期到达韩国的玉熙骗到中国的,然而当她看到中国人的生活现状,想到韩国据说比中国还要富裕,就下了决心不再把余生虚掷在充斥着谎言的朝鲜。金赫是在经历过一次“劳改营”以后,决心闯一条更永久的活路。金医生本来只是想找中国的亲戚接济一下,然后就回去接着报效祖国;当她在冰水中爬上中国的河岸,走入第一家庭院,看见地上一碗狗食是她已经久违的白米饭加肉,她从小接受的朝鲜人“最幸福”的信念轰然破碎。大学生俊相则可以说完全是为了信仰、为了自由而脱北的。他是朝鲜的精英,有良好的工作,还入了劳动党。但他读了太多的书、看了太多的南韩电视,已经无法在谎言中继续生活下去了。

脱北之路充满血泪。即使安全到达南韩以后,由于北韩多年的封闭,脱北者要很久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口音古怪,不识英文(而当代南韩语言中借用很多英文),身材矮小(平均矮5寸),不知道如何购物、点菜、使用银行帐户、坐地铁...... 但书里的这些人-也许是为了给读者留一个希望的尾巴吧-或快或慢地都在渐渐重建自己的人生。

如今金正日也死了,朝鲜却仍然笼罩在一片不确定的乌云之中,仍然与世隔绝,仿佛<指环王>中的魔多城。我相信这不可能是永远。总有一天,索伦火红的“眼”会灰飞烟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