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适之:韩寒消解政治,庸众消费政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30-2012 00:0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韩寒消解政治,庸众消费政治
2012-01-28 21:40:36
作为资深看客,我也谈谈方舟子和韩寒之间的这场目前看来似乎要成“旷日持久”之势的笔战。
这场笔战首先让我意识到的是这次韩寒不像之前与白烨、郑钧、以及一众诗人们论战时那样“战的潇洒,玩的漂亮”,而韩寒在新年之前发表的一篇《孤方请自赏》明确表示,不会再和方舟子继续论战了,可他哪里知道,方舟子以空前绝后的耐力、搜集材料的能力、梳理“事实”逻辑的功力(在此,用“事实”加引,实属有因,后面详谈),足以取得偷梁换柱、以假乱真之效。结果是韩寒近日又连续发表几篇努力“自证清白”的文章,顾及面子,自然没有刻意提及“方舟子”大名,但谁都知道,质疑韩寒代笔的主力军非他方舟子莫属。
首先我来梳理一下支持韩寒一方的主要观点,大致有这么几条,一、法律派:作家作品是否代笔根本无从考证,若质疑之,则定是做“有罪推论”,循着“有罪”的“果”,搜罗文本和事实中存在代笔倾向的“因”;二、情感派:人家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年文字,你方舟子一句话就把人全否了,这是对一个作家的最大侮辱;三、天才派:方质疑韩寒早年文章中流露出的资深阅历、广博的知识层面、娴熟的文笔,一个17岁的少年根本写不出来,而支持一方则认为,“你不行不代表别人也不行”。四、阴谋论派:此前,韩寒的“韩三篇”一出,就被混球时报以及一批国内左派人士热捧,这让一些人认定韩寒升级为“高级五毛”,而这次,韩寒或许可以洗刷罪名了,因麦田和方舟子让网上一直热议的“民主、自由、革命”的体制议题,转化为一场“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带有娱乐化性质的论战。阴谋论者又再度称道方舟子原来才是他妈的最资深五毛啊,转移视线这一招,用的真是恰到时机。当然阴谋论派未必认同韩寒,这派亦可算作中间派。
而支持方舟子一方的人们则有这么几派,一、张口言西方派:一般这样的人的说话逻辑是,首先搬出在西方,质疑公众人物不但可以,而且合情合理合法,如果口头边上有个案例是最好了。二、工具理性派、这是一批信仰“科学是万能的”的忠实信徒,他们坚信,一切带有情感属性的东西都可以外化为冷冰冰的数据来解释,而数据是最不骗人的,所以,他们口中的“事实”在他们看来是无可争议的“正义”;三、拉大神添乱派:不管韩寒自己承认与否,十年来在媒体的正面塑造和“庸众”(借许知远《庸众的胜利》中一词一用,说“庸众”一词就觉得作者自以为是,自以为精英的人,可参照一下埃里克的《狂人分子》以及勒庞的《乌合之众》,在我们自身习焉不察的环境中,多看点这类书很有益处)的狂吹胡捧之下,韩寒的确有帮子教徒级的粉丝,而同样的,作为事物的两极,自然也有很多非常讨厌他的人,这批人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使出文革式的简练、愤怒、凶狠的标语口号要“打倒韩寒,打倒韩仁均”。这一派,和上文中提到的“阴谋论”派其作文章法、行事风格区别并不大。
好了,终于大致梳理完成这派系林立、花样百出的论战了。可是坐在电脑前的我突然笑了,这是一个多么荒诞的时代啊,就在十几天前,网上还在积极讨论韩三篇引出的“革命、民主、自由”等在国内相对敏感的内容,大家言必称这是二十多年来首次大规模的全民谈敏感词,这开启了……云云。麦田人造一说出炉,韩三篇所引出的敏感词热潮顿时褪去大半,及至舟子加入,全凉了。所以说有时候,大家在谈论一件涉及公共关怀的议题时,未必是怀着自己的真心,倾吐一下自己的“家国情怀”,而更有可能像是一个爱好打扮花枝招展的女孩,总要赶时髦,看看这一季大家都在穿什么风格的时装,她不能落后面。
感慨完毕。下面主要详细谈一谈方舟子的“事实观”。我细心看了方舟子的部分文章,有一些确乎是铁打的事实,不容质疑,譬如韩寒在多次访谈中对待书名的解释“前后不一致”,以及对一些文本引用方面的错误。这些事实有文字和相关的影像资料可供考证,方舟子做这些考证工作,肯定比写一篇文章要耗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可当他在做这些工作时,他似乎忘记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包括前南方媒体人彭晓芸女士在内的很多人在罗列事实时也是这样,他们有种“工具理性”式的偏执,他们唯一没有考虑到的就是“人”,那个说“我忘了”“我不愿意回答”的17岁年轻人在获得巨大名利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基础不做“感性”层面的挖掘,而只做出“理性”的“不近人情”的事实分析,那韩寒肯定中枪倒地了。你不能近乎严苛的要求一个刚刚获取巨大名利的年轻人在大家面前表现没有一点“油滑的可爱”。对于韩寒代笔的质疑,目前看来,是一种“理性过度”症,这种症状忽视了一个17岁的少年的内心世界,理性到极致的状态,是何种模样,我们不陌生吧?
我不喜欢人们总自以为高深的把流行的“文化现象”都说成是权力与市场共谋的产物,若出此言,那与阴谋论者又有何异?韩寒的文章自然没有学者做学术般的严谨周密,大多是插科打诨,解构嘲讽。可在当下中国,他对于自由意识的启蒙价值谁又敢说无呢?只不过韩寒在“消解”政治的同时,媒体和“庸众”却用韩寒来“消费”政治,只是把政治当做在不触犯底线情况下的娱乐至死,而这又能怪谁呢?

文末,我再次推荐此前许知远的《庸众的胜利》一文。
http://book.ifeng.com/culture/1/detail_2010_05/11/1504069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