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凤凰周刊:民族主义新势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20-2012 20:5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族主义新势力           (2012-05-09 22:43:01)转载▼
标签: 四月青年 四月网 独家网 民族主义 网络民族主义 爱国青年 杂谈        分类: 稿件
文/凤凰周刊记者李光   特约撰稿员 王家骏 蔡逸枫



2008年4月,西方世界对西藏3.14骚乱的报道和对奥运火炬传递的阻挠,激起了中国人心中强烈的愤怒。这波以海外留学生为主体的浪潮,一开始就显现出明显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他们以反CNN网站为平台,以辟谣和揭露真相为突破口,撼动了西方媒体的权威;他们以爱国主义为情感纽带和价值诉求,首次实现了民间与官方在爱国主义上的对接。这是大陆民族主义崛起的新势力。
而诞生于网络的大陆民族主义,因其自发主张和松散状态,并不被官方冠以“爱国主义”之名。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官方通常笼统称之为民间情绪,少数情况下称为爱国情绪,但避免对整体定义、定性。而这个群体和公众,则早已习惯用“网络民族主义”这个称呼。

“如果不考虑意识形态的因素,西方媒体的一些记者在专业性方面还是值得我们尊重的。”27岁的饶谨,脸上洋溢着练达、自信的笑容,四年前,这个因叫板西方媒体而声名鹊起的年轻人,早已洗掉“愤怒的青年”痕迹,站在讲台上,像个成熟稳健的职业外交官。
3月29日下午,受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邀,四月网CEO饶谨作了题为《从草根网站到国际媒体——反CNN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讲座。四月网的前身是反CNN网(Anti-CNN.com),2008年4月在“反对藏独、护卫奥运圣火”运动中,这家因“揭露西方媒体不实报道”应运而生的网站,一时名声大噪。饶谨和他的同伴们在赢得国内一片叫好声时,又被另外一批人目为左翼爱国愤青。
四年后,饶谨向清华的师弟师妹们分享他这些年的成功,大屏幕上滚动出现饶谨与诸多外国名人政要的合影,诸如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朝鲜统一中央委员会主席Ri Jong Hyok、韩国民主劳动党领导人郑宋熙等;当屏幕上播出他与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靠在一起、两人从背后揽住对方的合影时,饶谨停下来,指着屏幕上看似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微笑着说:“中美关系就应该像这张照片一样——斗而不破。我们在网上对他有很多批评,但是见面的时候仍然可以聊得很开心。”
尽管互联网被视为中国民族主义的民间发声平台,但这种声音多年来除特定时刻,如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零散而边缘化存在,而反CNN网的崛起,以及其更名为四月网后向综合网站的转型,标志着民族主义新一代开始由边缘化走向主流,无论是从其面貌、技术还是存在方式,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作为领军人物,饶谨一开始就显现出不同于前辈的地方,还在反CNN网征集志愿者炮轰西方媒体之时,饶谨就表示,它不应当成为单纯的抨击西方媒体的阵地,更应当拓展为中西方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月青年”登上舞台

走进四月网位于北土城7号元大都的办公场所,迎面的照片墙瞬间将你带回到2008年火红的4月——那些令无数“四月青年”激动万分的日子。照片里的年轻人有的高举五星红旗,有的身着印有红色地图的白色T恤衫,有的将“I(红心)China”画在自己的脸上……夺目的中国红几乎成为每张照片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饶谨的电脑里,这些照片存储在一个以“历史时刻”命名的文件夹中。
当年3月,境外媒体对拉萨3.14暴力事件的报道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以留学生为主力的海外华人迅速通过互联网发帖,指出西方媒体的种种错误:将西藏公安武警解救被袭汉人的照片说成是在抓捕藏人、将尼泊尔警察抓捕藏人抗议者当成“发生在西藏的最新事件”……其中流传最广的是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组涉嫌故意歪曲事实真相的图片报道。
CNN这组图片给人的感觉是,军车冲向手无寸铁的示威者,而原图画面上其实还有“一群向车辆投掷石块的暴徒”。尽管CNN解释说“为了配合网站的版面,无法保留整张照片”,并强调他们在图片说明中清楚地指出“西藏人向军车投掷石块”,但中国网民仍然认为这种裁剪是蓄意的歪曲。
刚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不久的饶谨也被这些报道激怒了,感觉“中国人好像坐在了全世界的人权被告席上”。3月18日,饶谨注册了Anti-CNN.com的域名,号召网民搜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的证据”,“发出中国人民自己的声音”。为显示自身的公正,饶谨在网站中声明:“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某些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反CNN网站迅速引起西方记者关注。3月27日下午,中国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一名外国记者向发言人秦刚发问:“民间现在有一个针对CNN的网站叫Anti-CNN.com,专门批评外国媒体在西藏问题上的不实报道,你对这个网站是否表示赞赏或者支持?中国政府是否向这个网站提供资金或物力支持?”
秦刚回应称:“你提到的这个事情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值得在座的媒体反思这完全是中国各界群众对这种不负责任、违反职业道德的缺德报道予以自发的谴责和批判。”这次记者招待会后,反CNN网一夜成名,访问量激增。
尽管并没有得到政府方面的公开支持,反CNN网还是得到来自官方的些许“关照”。按大陆法律法规,所有网站成立均需备案,超过20个工作日不备案将被关闭,而Anti-CNN网开办32天后才备案。而其后一家新成立的“反对抹黑西方媒体”的Anti-Anti-CNN网,则被迅速列入大陆的网络防火长城,无法正常访问。
2008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专题节目《正告CNN:网民为什么愤怒?》,饶谨和反CNN网背后的青年网民第一次出现在大陆官方媒体。接下来的奥运火炬海外传递期间,爱国青年们的民族情绪继续发酵,并付诸行动。以留学生为主体的海外华人纷纷组织起来,挺身而出,护卫北京奥运火炬。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洛杉矶等地,还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抗议示威活动,参与者最多时达万人以上,很多人都是反CNN网的活跃分子或者志愿者。
后来,《中国青年报》将这个群体称为“四月青年”,官方媒体新华网又以《历史会记住2008年的“四月青年”》为题进行转载,“四月青年”在大陆迅速蹿红。多年来,对在网上发声的民族主义,大陆官方媒体一般从不做正面报道,也不认为网上那些“自选动作”过多的爱国者是“爱国主义者”,虽然官方报道中,仍未正式将“四月青年”称为“爱国主义”,但他们实现了零的突破。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Anti-CNN网成立不久,很快成立视频创作小组,制作了《2008,China Stand up》《我们的青春,我们的中国》《中国的复兴不可阻挡》等多部原创视频和音乐MV。
在一些老网民看来,Anti-CNN网的上述制作内容,很难避免被其打上“左翼爱国愤青”标签。如唐杰制作流传最广的《2008,China Stand up》宣传片中,称“外国资本在完成了对中国的金融业的控股与包围之后,开始了对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全面影响与操控”,把股市暴跌、通胀居高、污染、贫富差距等归罪于外资与中国权贵的合谋,是西方发动货币战争的结果。而全片的主题——“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则是宣传片的第一句话。
但在2008年初特殊的大环境下,爱国新青年们借助完善的组织、娴熟的宣传手段和多管齐下的技术,取得了前辈无法比拟的浩大声势,一时间,网上从BBS到MSN、QQ,从海外留学生论坛到国内网站,到处飘满五星红旗和红心。
5.12汶川大地震,是这群爱国青年又一次宣泄爱国激情的机会。众多“80后”在地震中的不俗表现,扭转了他们在公众眼中“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然而,接下来中国内地发生的一系列公众事件,使他们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遭遇重创和考验。
6月,贵州瓮安群体性事件;7月,上海杨佳袭警案;9月,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如果继续为那些地方的政府辩护,就会被讥讽为‘三鹿奶粉喝得太多,脑子坏掉了’。”资深爱国女青年“锦瑟应无恨”这段时间非常落寞。这位怕在网上夸奖中国政府被人围攻的网友,将反CNN网的出现,视为“终于有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了”。这里浓烈的爱国热情让她不再孤单,“不再惧怕美分党的围攻”。(编者注:“美分党”是一个与“五毛党”相对应的网络名词,系“五毛党”对亲美网友的蔑称,意在讥讽他们跟帖能赚取美分。)
但“三聚氰胺”等一连串公众事件,让他们从理想的热情重回纠结的现实。中国向何处去,向左还是向右?争论再起。在互联网爱国旗帜下短暂聚集起来的新一代民族主义群体,开始了新的分化。
美国《纽约客》杂志驻华记者欧逸文在这时采访了饶谨、唐杰等“四月青年”,撰写了《愤怒的青年:中国新一代民族保守主义者》一文,被认为是境外媒体对大陆爱国青年最为客观详尽的报道。这篇报道在美国引发强烈反响,布鲁金斯学会专门就此话题举办研讨会,欧逸文在会上提醒与会者,中国青年人的愤怒不仅仅针对西方。
“需要焦虑的不仅仅是西方国家,中国政府恐怕会更为焦虑。”他说。这些年轻人在国际上为中国所遭受的不公正而呐喊抗议的同时,也对国内的腐败与其他不公正现象深恶痛绝。

叫板“南方系”

欧逸文只说对了一半,后来事态的表明,他替中国政府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年轻人的愤怒后来的确转向了,但不是转向大陆官方,而是转向以南方报系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
2008年4月3日,就在“四月青年”在大陆获得越来越多官方肯定之时,时任《南都周刊》副总编辑的长平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了题为《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的评论,称一些西方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中的确出现明显的事实错误,有些甚至有刻意误导之嫌;但反CNN网“如果真的站在新闻价值的立场,那么他们就不会仅仅揭露西方媒体的虚假报道,而且应该质疑中国政府对消息源和国内媒体的双重控制。后者对新闻价值的伤害更甚于前者,因为来源单一的垄断性新闻发布未必就是事实的真相。”
在饶谨和很多“四月青年”看来,这篇文章有点酸。此前,饶谨曾接受《南方周末》采访,但并未见诸报道。这让饶谨不能不揣测,“或许他们想把我塑造成那种愤青,但采访我之后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不久,《南方周末》一则关于普世价值的评论再次引发波澜。电视主持人司马南站出来公开反对,他连夜致信《南方周末》,声言“国人当有文化自信”,“没有普世价值,中国照样抗震救灾”,批评《南方周末》“将可疑的普世价值作为最高标准来统摄改革开放”。
司马南公开宣言,他与《南方周末》的分歧“不仅在普世价值的问题上,包括西藏问题,水电问题、也包括极端案件的定性与分析,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司马南的评论不仅引发大陆媒体关于普世价值的大讨论,也激起网民新一波论战。
在这轮论战中,唐杰对南方系媒体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南方体的文章在形式上有很多一致性,比如悲情,最后落脚点总要归结到体制等等;另外,他在这个立场之上的其他观点有时会自相矛盾,像杨佳事件和文强案,我们如果讲法律,它要和你讲政治,说是政治体制问题;而另有一些事件,当我们从大局和政治层面来审视时,它又说应该讲法律。一方面倡导民主法治反对民粹,另一方面有时又在煽动悲情、暗中为非理性行为叫好。”
“南方系”一词出现于2009年。这时,来自南方报业的媒体人,在腾讯、搜狐、新浪、网易等四大门户网站占据了从副总裁、总编辑、副总编辑、总监到各新闻频道主编等重要岗位,乌有之乡网站引用“南方系”一词,当做南方报业控制了大陆主要市场化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证据。言下之意,“南方系”就是那些“导向不正确的市场化传媒的统称”。
在“南方系”的问题上,唐杰与饶谨产生了分歧。唐杰离开四月网,带领一群“四月青年”出走,于2011年10月创办了另一个政治色彩更为鲜明的网站——独家网,坚持其反“南方系”的既定立场。

新老民族主义者合流

为与强大的“南方系”对抗,独家网广泛邀请大陆老一代左翼知识分子“参战”。网站上线后第一期节目,就邀请了司马平邦,节目的标题是《假恐怖主义分子孔庆东》。“当时的考虑是借助司马平邦和孔庆东的影响力,把他们的粉丝都吸引过来。”唐杰随后给孔庆东发去一条短信,告知此事,孔庆东在自己的博客上遥相呼应,为独家网造势。
四月网的节目中,也常有孔庆东等人的身影。双方合作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基于一致的价值认同。唐杰认为司马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尽管在一些方面他们之间仍有距离。饶谨则说,“这些学者不受官方媒体和自由派媒体的待见,我觉得他们有些东西也是有价值的,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声的平台。”
大陆老一代民族主义者和新生代爱国青年迅速合流,再度引起一些西方媒体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新闻报道说:在最有特点也最受重视的视频访谈中,作者群体令人惊讶地与这个网站所标榜的“青年视角”出现错位:司马南、司马平邦、王小东、孔庆东……这一群体和著名的毛主义左派网站“乌有之乡”具有高度重合性。
这些前辈予年轻一代很高评价。被称为“大陆民族主义教父”的王小东说:“上几代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本民族和国家的看法比较灰暗,有些人甚至带有某种怨恨情绪,这与他们在政治高度动荡和经济极度贫穷年代下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新一代青年,特别是‘80后’,终于摆脱了前几代人的阴影与病态,成为一代正常人,这乃是中国走向富强的结果,也将是中国进一步富强的原因,此乃国之大幸。”
王小东是2009年畅销书《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中国不高兴》一书强调西方民间与媒体对中国的敌意无法消除,中国应摆脱西方影响,去领导世界。王小东认为,与上一代人容易妄自菲薄相比,新一代民族主义者容易妄自尊大。他特别强调,《中国不高兴》这本书是写给下一代年轻人看的,“我们在书中所谈的中国要做的事情,也不是由我们这代人来做,而是要由他们来承担。”
在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上,新、老两代人的看法保持高度一致。2011年“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之后,中国高铁受到举国上下的声讨和质疑,司马南却在8月份的“2011青年领袖论坛”上公开为高铁辩护。他强调说追尾事故系“动车组事故而非高铁”,借动车事故否定中国高铁,进而否定中国速度,不合逻辑。
这年12月,饶谨在微博里直播自己在欧洲乘坐高铁的经历,他说欧洲的铁路同样故障频出,经常晚点,感叹说“比国内高铁差多了,从慕尼黑到柏林居然要6个多小时。”今年3月,独家网专门举办了一个题为“高铁建设与国家战略”的研讨会,认为目前的媒体报道充斥着“非理性因素”,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去看待高铁建设,并反对“铁路私有化”,继续沿袭司马南等人的基本立场。

“自干五”斗“公知”

2010年,微博出现,爱国新青年们有了一块全新阵地。借助孔庆东、司马南等人的社会影响,他们热情参与到网络辟谣的战斗中。在网上名人窦含章、吴法天等发起下,辟谣联盟于2011年5月18日成立,其官方网站辟谣百科就设在四月网,用于记录辟谣联盟的所有辟谣文章。饶谨也因此再次被讽刺为“五毛党”。
“五毛党”这个称谓源于一则流传于2004年10月的消息,消息称中共湖南省长沙市委宣传部的网评员每月底薪600元,每帖按5角钱加薪。“五毛钱一帖”的“五毛党”,遂特指那些替政府说话的网民群体——他们试图借助网络传播工具,为官方代言,影响和引导网络舆论。
出于一种自嘲和解构,许多爱国新青年自称“自干五”,即“自带干粮的五毛”,表明自己为政府说话并非图薪酬,而是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在饶谨的微博简介中,他甚至曾使用“自带干粮五毛党联席主席”自我介绍。
在微博上,这群“自干五”将矛头对准了频频发言的“公知”们。公共知识分子本意是指那些具有公共关怀、热心建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但“公知”在大陆却越来越带有嘲讽味道。据百度百科解释,“公知”一词是指“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己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自认担纲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
微博上,“AC空气稀薄”对老榕的打假,堪称“自干五”大战“公知”的经典战例。老榕是国内第一代资深网民,微博时代成了活跃的“公知”。利比亚战争期间,他以战争参与者的身份,发布一系列利比亚战地照片和个人评论,颇受《南方周末》等诸多媒体赞誉,各大门户网站都给他颁奖。
然而,老榕刚获得某媒体年度表彰,就被“四月青年”著名网友“AC空气稀薄”拆穿西洋镜:自称在利比亚前线报道的老榕根本就没去利比亚,他拍的一些照片其实来自网上“利比亚自由军”的官方相册。
“AC空气稀薄”毕业于德国某大学数学系,目前定居德国。由于被德国媒体视为“五毛党”,他用网络ID和记者联系,以免影响生活;在北京参加网友聚会时,他也带着鸭舌帽,将面庞有意无意地隐藏在轻微的阴影之下。老榕走红,让他觉得“南方系”又在抱团捧“公知”。
“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我就感觉他发的东西煽情并且夸张,但当时真没敢想他其实没有去过利比亚。”“AC空气稀薄”说,圣诞节时,他正好赋闲在家,就抽时间把老榕的微博翻出来一一比对,希望从中找到漏洞。
这是一项工作量极为庞大的工程,因为老榕有超过2万条微博,总计上百万字,此外还有大量图片。“AC空气稀薄”通过谷歌图片逐一搜索老榕声称自己拍摄的图片,终于发现破绽。
被拆穿造假陷入极大被动的老榕,此前曾打击过辟谣联盟的公信力。为了摸清辟谣联盟私下的商议行动,他曾在辟谣联盟的QQ群里卧底,最后公布了部分群成员的对话截图。这招确实令辟谣联盟一度非常被动。
“五毛”和“美分”两大阵营之间,类似的口水战每天都在上演。“四月青年”社区中有一个“公知观察”版块,专门摘录公知们崇洋媚外、质疑体制之类的言论。今天,通过网页快照,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嘲讽茅于轼、贺卫方、陈丹青等人的帖子。
“自干五”大战“美分党”时,他们高效的组织行动力往往让对手叹服。饶谨认为,这一部分缘于爱国青年们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他们意识形态中的集体主义,也起了重要作用。微博中,很多人网名像“AC空气稀薄”、“AC饶谨”一样冠有AC前缀即可见一斑(AC是“Anti-CNN”缩写)。
“四月青年”的集群作战颇有特色,每当有人发现值得质疑的文字,就会在微博、论坛或QQ群中发出号召贴,贴出被质疑帖的链接和截图,发动“战友”们的集体智慧。集结起来的爱国新青年一致行动,其战斗力往往让那些单兵作战的公知们退避三舍。

非常规作战

除了以查证辟谣的方式揭露“公知”作假,爱国青年还盛行另外一种战斗方式——钓鱼。所谓钓鱼,即发布一篇符合“公知”口味但含有不少谬误的文章(即钓鱼文),使目标信以为真四处转发后,再行拆穿以示羞辱。
为推广和普及提高这一战术的运用,网上甚至有篇流传甚广的《钓鱼概论》,传授各种钓鱼技巧。相信钓鱼有正面作用的人,认为其首要目的是使网民群体对谣言产生戒备心理,最后对相似的煽动性文章产生排斥和反感。热衷钓鱼的人们相信,“鱼儿们”在经历过几次被钓上钩的经历后,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轻信,带有羞耻感的回忆比辟谣本身更加有效。
互联网上一篇传播很广的钓鱼文是《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文章的大意是: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张拾迈”教授经过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中国的地质不适合建高铁”的结论。
这篇钓鱼文的作者使用了很多“理科”词汇,比如“夏尔谢夫力”、“斯蒂芬金效应”,目的是恶搞反对修建三峡工程的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
但是作者没有料到,缺乏基本科学素养的网民比例很大,这篇貌似很专业的文章很快就流传开来。最轰动的效果是《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7月29日的报道《高铁:自主创新之谜》,直接引用了“张拾迈”教授及其观点。
知名平面媒体被钓的战例,让爱国新青年们十分得意。但也有观点认为钓鱼行为“背离了初衷”,因为钓鱼本身就是传播漏洞明显的谣言的过程,“谣言”扩散后,辟谣(在钓鱼过程中是收网)却未必每次都能及时跟上,澄清事实真相,客观上起到了传谣的作用。
在网络背后,还有一群更为神秘、也更为激进的群体,他们自称是“爱国者”,但其行为方式却和“四月爱国”青年明显不同。他们的主要活动阵地是进步社会网。
进步社会网也称为进步社,成立于2010年,人员构成不为外界所确知,他们在网站中自称是“一群不愿放弃而试图做点事情的行动者,一群希望为祖国做建设性努力的爱国者,一群努力为下一代留点什么的先行者”。该网站服务器设在海外,且没有备案信息。它采用类似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的建站架构,大量内容来自注册会员撰写的词条,而非一般网站常用的集中审核、编辑与发表模式。
进步社会网中最吸引公众眼球、言论最激烈的当属《西奴揭秘》版块。其标志性风格,就是指名道姓、极富攻击性的措辞,例如“李承鹏杭州七十码、成都公交案大秀脑残”、“熊培云心有土匪贼喊抓贼厚诬国人”、“丛日云带西奴粉丝撕咬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张雪忠被收拾仍死皮赖脸要食吃”、“西奴想上台请拿3000万人头换”等等。
“西奴”一词是该网最核心的概念和矛头所指。他们所谓的“西奴”,是指“在利益或思想上成为西方(特别是美国)奴仆,丧失中国立场,出卖中国利益,辱骂中国民族、文明和社会的人”。对这些人,进步社会网“建立专门备忘西奴主题的记账系统,以网络百科系统的形式,分门别类把那些散乱信息,整理成结构清晰、完整可靠的知识资源,使那些西奴的嘴脸能准确记录下来,把他们牢牢钉在耻辱柱上,震慑他们,教育不明真相者,未来审判他们”。
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攻击性,甚至让同一阵营的人都难以接受,有“左派”时评作者批评他们“过于极端”,表示“坚决反对”。现在,进步社会网已经被官方防火长城阻挡,需要“翻墙”才能访问。

由草根向商业精英转型

迅速摆脱草根气息的饶谨,将四月网带向一条稳妥也更具理性的发展方向。反CNN网更名为“四月青年社区”,就是淡化网站意识形态色彩的重要举措。2011年2月,四月网正式上线,从原来的论坛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网站。避免了此前各类“爱国网站”经常出现观念主张与官方冲突的问题。
饶谨希望能适当淡化网站的政治色彩,保证这个平台“方向正确,不能翻船”。因为饶谨多次与管理网络的政府官员接触,越来越能体会他们的难处。饶谨喜欢用自己的公司打比方——除了担任四月传媒(April Media)CEO,他还是中易网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人人折(RenRenZhe.com)两家IT公司的CEO。“我对自己的公司也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我也想改,但不是一两天就能改的。成天抱怨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我希望员工给我提出建设性的方案,我会提拔和重用这样的人。”他说,今天的中国不缺情怀党,而缺实干家,“我特别能体会国家的管理者,他们显然比管一个公司难多了。”
饶谨所说的“建设性”,具体到四月网,就是希望能够生产大量凝聚人心的文化产品,不走极端路线,号召大家理性讨论,积聚正向能量。饶谨希望把四月传媒打造成一家集大众传播、民间智库、网络营销、文化推广为一体的新媒体传播机构。
在他带领下,四月传媒的发展顺风顺水,影响不断增大。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前,美国大使馆邀请大陆民间新媒体的代表——8位中国名博作者前去参加一个博客吹风会,饶谨亦在受邀之列。与其他人集中讨论今天的信息自由和言论自由不同,饶谨提出的议题是,在美国CIA等情报机构和美国一些反恐法案面前,个人是否可有效保障隐私。
接下来,饶谨还代表四月网参加了“中欧青年年”,并成为“中欧未来青年营”的主要协办方,应欧盟委员会邀请参加“2012中欧文化对话年”的欧方开幕式。现在的饶谨还经常以中国青年代表的形象,出现在他们曾经反对的CNN等西方媒体的报道中。
饶谨已迅速完成了由爱国青年的领军人物向创业者、企业家的角色切换。在谈话滴水不漏的饶谨身上,已完全看不到任何反CNN网式的热情、激昂。他会不自觉地把采访者的提问引到他更在意的商业话题上。也许在反CNN时代,澎湃的爱国主义议题,使人们忽略了他身上已经显露出来的商业精明:饶谨在注册Anti-CNN这个域名时,也同时注册了Anti-BBC、Anti-VOA等大量域名,他不想让别人复制自己的成功。
但饶谨正带着他的“四月青年”主力完成集体转型,著名杀手“AC空气稀薄”,现在在新浪微博的认证身份是“四月网欧洲部总监”。由临时纠合的草根向商业精英转型,是饶谨这一代人截然不同于以往的地方。
四月网现在已成为一个大中型的社区型门户,其反CNN的底子,使四月网的访问量受国际大环境影响较大,目前该网站在大陆网站排名已达600名左右,较之天涯、凯迪等同类网站仍有相当差距。故四月传媒努力拓展其业务线。据悉,他们还俄罗斯驻华使馆合作运营文化、教育、旅游官方微博,但饶谨没有具体透露这个项目的报酬。
不过,四月传媒迄今仍未实现赢利。尽管已获得一笔千万级别的投资意向,饶谨说他每年都要为四月传媒补贴300到400万元。
2011年9月,饶谨发了一条微博,介绍四月网的新办公室,“圆形会议室简约大方,有着无敌的270度大窗,眺望整个元大都遗址公园东段,风景一流。配备80寸高清投影幕和55寸可移动液晶电视,可容纳40-60人同时开会”。有网友问“谁投的钱”,饶谨回复说:“偶们自己创业,五毛五毛攒起来的。”
饶谨坚信,“新爱国主义文化产业”将来肯定能盈利,只不过其运作要比别的商业项目困难得多。他注意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讲话,总书记直斥敌对势力正加紧西化、分化中国,尤以思想文化领域重点作长期渗透,须以有力措施“防范应对”。“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饶谨判断:“做一件事情,只要顺着大势走,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012年3月30日,饶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再次强调,四月网“和政府没有任何财务上的关系,也不希望要政府的钱”。此前,饶谨有一次和主管部门的官员聊天时,对方问他“需要什么?”饶谨的回答是:“我们什么都不要,只要政策上支持就行了。我们的网站还不成熟,可能会出现一些网友的非理性声音,如果非要说需要的话,我们需要政府的耐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