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说的文化是什么 / 凯迪周刊 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16-2009 03:0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原帖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4d7853521cbed50e



作者:刘洪波

上海媒体发文称上海话没文化惹争议,编辑停职。这是发生在上海的新闻,消息刊登在《成都商报》。上海本地是否有报道,我还不知道,至少从网上没有看到。一个新闻往往在它的发生地被有意忽略,这是奇怪的事情。

报道说,上海某晚报发表《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引起上海网友的不满,纷纷要求报纸道歉,作者被人肉搜索。该报已发表致歉声明,报纸官方论坛也发出道歉帖子,据了解,发表文章的编辑已停职,而网友要求报纸在头版位置道歉。

可以看出,上海网友的情绪相当激动,提出的“惩办”要求很多。“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是如此困难的事情。一个人认为“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那只是一个观点,难道没有发表的权利吗?当然,你也有支持和反对的权利,但仍然只能是针对观点,而不是针对作者的人身、编辑的饭碗。在一个缺乏观点异议和观点宽容的社会里,人们不只是感情脆弱,经常处在“ 被伤害”之中,而且会丧失抗议的理性,使得对“错误观点”表达不同意也动不动走到恨不食肉寝皮的地步。

我不同意上海网友穷追猛打的态度,但就观点来说,我完全不能同意“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今天人们正处于文化的困惑之中,我们既有越来越时尚化乃至利益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而又经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心里十分鄙薄。

每一种方言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联结着一个地方的人们,是一个地方的人们最自如的交流和表达的工具,构造着一些人民的地方生活和美学趣味,成为人们地方归属感、乡土意识得以产生的本源,也为标准话提供养分。任何一种方言的灭绝,都是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但今天有多少人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方言呢?《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一文所表达的观点,应该说是相当普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地方,却鄙薄那个地方的语言,把方言视为“没有文化的表现”。受到教育的人,会认为方言不如普通话雅驯,不少人会认为本地人说话鄙野,不够洋气。

这在移民身上表现得往往更加突出。一个人从自己出生的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即使他或者她并不认为自己的方言缺乏文化,也可能会对所生活地方的方言感到不悦。教育使人接受了“标准”的概念,标准语与教育高度合一,构造了标准语标志着文化的概念。而一个人进入陌生的地方,可能面临说不来乃至听不懂方言的问题,这一问题因为“标准语代表着有文化”而淡化了,甚至使得拒绝方言成为“光荣”。

毫不奇怪,在很多场合,标准汉语发音是必需的。除了交流的方便,对于政府来说,标准汉语意味着权力系统的全国统一;对于教育来说,标准汉语意味着塑造内在的国家认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标准汉语意味着一种超出地方性企业的形象。但这些都不是方言应当作为无文化的表现而被消灭的理由,方言就是一个地方的人民的生活。

当我们说到文化时,指的到底是什么?指的是“现代性”,还是传统?很大程度上,人们可能是以现代性来衡量甚至取代文化的,因此方言、风俗以及所有地方性的因素应当排除。但文化也是传统,是任何地方的生活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文化的丰富性。说汉语还是说英语,说方言还是说标准语,往往被视为文化等级的标志,但不过是代表着“现代性”的扩张而已。

中国是一个现代性有待成长的国家,但怎样避免现代性的成长成为一个地方性、乡土性和民族性灭绝的过程是重大问题。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方言、风俗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被当成“没有文化”的负担。

“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里面蕴含着文化定义及走向等问题。需要的是深入的讨论,而不是一群上海网友的愤怒和压力之下的报纸道歉和编辑停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16-2009 03:06:45 |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文化是什么 / 凯迪周刊 zz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原帖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4d7853521cbed50e



作者:刘洪波

上海媒体发文称上海话没文化惹争议,编辑停职。这是发生在上海的新闻,消息刊登在《成都商报》。上海本地是否有报道,我还不知道,至少从网上没有看到。一个新闻往往在它的发生地被有意忽略,这是奇怪的事情。

报道说,上海某晚报发表《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引起上海网友的不满,纷纷要求报纸道歉,作者被人肉搜索。该报已发表致歉声明,报纸官方论坛也发出道歉帖子,据了解,发表文章的编辑已停职,而网友要求报纸在头版位置道歉。

可以看出,上海网友的情绪相当激动,提出的“惩办”要求很多。“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是如此困难的事情。一个人认为“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你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那只是一个观点,难道没有发表的权利吗?当然,你也有支持和反对的权利,但仍然只能是针对观点,而不是针对作者的人身、编辑的饭碗。在一个缺乏观点异议和观点宽容的社会里,人们不只是感情脆弱,经常处在“ 被伤害”之中,而且会丧失抗议的理性,使得对“错误观点”表达不同意也动不动走到恨不食肉寝皮的地步。

我不同意上海网友穷追猛打的态度,但就观点来说,我完全不能同意“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今天人们正处于文化的困惑之中,我们既有越来越时尚化乃至利益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而又经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内心里十分鄙薄。

每一种方言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联结着一个地方的人们,是一个地方的人们最自如的交流和表达的工具,构造着一些人民的地方生活和美学趣味,成为人们地方归属感、乡土意识得以产生的本源,也为标准话提供养分。任何一种方言的灭绝,都是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但今天有多少人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方言呢?《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一文所表达的观点,应该说是相当普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地方,却鄙薄那个地方的语言,把方言视为“没有文化的表现”。受到教育的人,会认为方言不如普通话雅驯,不少人会认为本地人说话鄙野,不够洋气。

这在移民身上表现得往往更加突出。一个人从自己出生的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即使他或者她并不认为自己的方言缺乏文化,也可能会对所生活地方的方言感到不悦。教育使人接受了“标准”的概念,标准语与教育高度合一,构造了标准语标志着文化的概念。而一个人进入陌生的地方,可能面临说不来乃至听不懂方言的问题,这一问题因为“标准语代表着有文化”而淡化了,甚至使得拒绝方言成为“光荣”。

毫不奇怪,在很多场合,标准汉语发音是必需的。除了交流的方便,对于政府来说,标准汉语意味着权力系统的全国统一;对于教育来说,标准汉语意味着塑造内在的国家认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标准汉语意味着一种超出地方性企业的形象。但这些都不是方言应当作为无文化的表现而被消灭的理由,方言就是一个地方的人民的生活。

当我们说到文化时,指的到底是什么?指的是“现代性”,还是传统?很大程度上,人们可能是以现代性来衡量甚至取代文化的,因此方言、风俗以及所有地方性的因素应当排除。但文化也是传统,是任何地方的生活现实,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文化的丰富性。说汉语还是说英语,说方言还是说标准语,往往被视为文化等级的标志,但不过是代表着“现代性”的扩张而已。

中国是一个现代性有待成长的国家,但怎样避免现代性的成长成为一个地方性、乡土性和民族性灭绝的过程是重大问题。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方言、风俗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被当成“没有文化”的负担。

“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里面蕴含着文化定义及走向等问题。需要的是深入的讨论,而不是一群上海网友的愤怒和压力之下的报纸道歉和编辑停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