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松祚:读赫舒拉发的《价格理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29-2009 10: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是读张五常教授的文章,才知道赫舒拉发的。差不多二十年前,五常教授在香港《壹周刊》杂志发表系列文章《赫舒拉发》,忆求学之美,叙师生之宜,娓娓道来,意切情真,令人神往。文中有一段话至今难以忘怀:“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思想快如闪电,但在教书时,自己懂得的就说知,不知就说不知,而他每说了一段话,就有意或无意地停下来,希望学生提出新的观点,也希望学生证明他是错了。当他认为学生所说的愚不可及,就忙顾左右而言它,听到较为可取的,就大加赞赏。这样的上课气氛,会使最愚蠢的学生变为天才。是的,在赫舒拉发的课堂上,我是个天才。”是啊,世上有几人那么幸运,能遇如此名师?



后来到国外读书,出于好奇,跑到图书馆去翻阅赫舒拉发的著作,才知道他也写过有名的教科书《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我是抱着比较的心态翻阅的。关于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已经拜读过萨缪尔森、弗里德曼、施蒂格勒和斯蒂格利兹。四位大师里,最湛深、最具启发力的,是弗里德曼的《价格理论》。和赫氏一样,佛老课本也是课堂笔记整理而成,问世比赫氏早。老实说,最早读萨缪尔森大名鼎鼎的教科书,并没有完全读懂价格理论。碰上弗老的《价格理论》,不知怎么一下子钻进去了,越读越觉得深不见底。连着他那篇有名的《马歇尔需求曲线》,反复思考不知多少遍,自觉对价格理论才有了较深入理解。



弗老课本最精彩的地方是他从经济整体或一般均衡角度看需求定律,从局限条件(资源、供给或生产能力)角度看经济整体或一般均衡,让我们彻底明白需求定律的本质。他又从需求定律角度讨论货币理论,让我们对经济学的内在统一有深入体会。弗老课本最大的特点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如需求定律之定义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ceteris paribus),几乎所有价格理论课本都是存而不论或蒙混过关,弗老《价格理论》以异常严谨之逻辑,抽丝剥茧,历经艰辛,终于豁然开朗。正是仔细拜读弗老关于“其他条件不变”那一节,我才开始明白:理解任何经济现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知道制约该现象的局限条件。



与弗老相比,赫氏课本最大的优点是善用各种实例来启发学生。五常教授说赫师:“赫氏的思考方法还有一个特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他所做的任何分析,必定用上一些例子。假若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例子,他就会虚构地创造一个。”的确,赫氏课本中的实例数之不尽,花样繁多,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价格理论及其应用》所引用的实例,几乎涵盖人文知识的全部领域,天文、地理、科学、哲学、诗歌、音乐、历史、文化乃至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学,无所不包。详细分析过的实例就高达135个,多数都是经济学者深入研究过的,再加上复习题和思考讨论题所运用的例子,全书涉及的各种实例,真可以说是数之不尽。



譬如,为分析供求均衡及其最优化问题,赫氏运用的有趣实例包括:巴拉圭土著阿契族的游牧觅食活动;古罗马皇帝戴里克先的“限价敕令”;大众媒体对超级明星收入的影响,等等。为示范社会效率和公共物品理论,课本运用的竟然是勃罗宁的诗歌,以及1990年代俄罗斯零售行业的奇特现象。为帮助学子理解改变个人需求和偏好之局限条件,课本使用的例子是后母是否真的邪恶和人们在怎样的条件下乐善好施。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之不尽,生动有趣、精彩过瘾,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充满乐趣,紧张刺激,是我阅读赫氏课本的主要享受。赫氏课本帮助学子通晓经济学原理,自不待言,但赫氏课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读者对经济学问的浓厚兴趣,或许还能激发学子对其他学术领域的兴趣。我觉得,假若你读赫氏课本还提不起对经济学的兴趣,那说明你和经济学可能无缘,应该赶紧转行。



优秀教科书或学术著作,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奇特魔力,能够触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点燃深藏人心深处的想象力和灵感,激励学生奔向那奥妙无穷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踏上追求高妙智慧的康庄大道。阐释理论和传授知识倒在其次。如此美妙的教科书自然是可遇而不可求,非有特殊天赋和才华者不能为。赫尔布鲁纳(Robert L. Heilbroner)著名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世俗哲学家》(The Worldly Philosophers),视角独特、立意高远、文笔一流,刺激了无数人对经济思想的热爱。大名家萨缪尔森赞美赫尔布鲁纳:“辛克莱.刘易斯的著作曾经激发数位读者的灵感,他们后来成为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赫尔布鲁纳的著作必将激发整整一代经济学者。”赫氏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就具备这样的魔力,秘诀则是生机无限的实例。



赫氏课本的第二个主要优点是文字简洁、清新自然、平易近人,绝无通常教科书那样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没有故弄虚玄、高深莫测的面孔,更不像一般课本那样文字枯燥、叙述沉闷、充满学究气。那样的课本绝对无法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我是深受其苦才敢这样讲话的。多年前从学校毕业之日,老师问我对学校教育有什么意见,我答:自从考试过关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过本校老师写的教科书。那是多年之前的事了,今天当然改进很多。但我还是想说:赫氏课本应该是教科书的一个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可不是吗?学问本来是有趣而美妙的,干嘛教科书非要写得那样枯燥无聊,板起面孔来训人呢?



当然,赫氏课本的优点远不止此。我说两大优点只是我的主观感受,代表不了其他读者。是的,如果不是具备多方面的独特魅力,赫氏课本何以能够风靡二十多年至今不衰?身为赫氏最佳学生的五常教授,兴师动众,历时数年,亲自安排翻译出版,绝不仅仅是出自对恩师的尊重和怀念吧?两位译者是五常教授钦点的女博士,懂经济,文字好,译文上乘,传达了赫氏的神韵。



前面我说自己读赫氏课本,是抱着一种比较的心情。比较什么呢?主要是想看看赫氏对价格理论最核心问题的处理,与其他大师有什么不同。读赫氏课本之前,因为玩儿命研究过佛老的《价格理论》和《马歇尔需求曲线》,我对几个最核心问题的传统思维逻辑,开始有所怀疑,觉得西方经济学最基础理论有重大缺陷,需要深刻修正。



是哪几个问题呢?其一是需求定律的推导,其二是成本曲线的形状,其三是竞争与垄断的本质和区别,其四是均衡的真正意义。整个价格理论,其实就是要解决这几个问题。然而,连赫氏课本在内,西方大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逻辑上都有难以克服的缺陷。



价格理论第一课就是效用分析,效用分析之目的是要推导出需求定律,即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效用分析三定理看似逻辑井然,能够顺利推导出需求定律,然而,吉芬物品半路杀出,效用分析前功尽弃,需求定律成为空中楼阁。几乎所有教科书都是匆匆假设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草草收场,至于如此假设道理何在,经常只字不提。弗里德曼从经济整体或一般均衡角度否决吉芬反论,虽然精彩纷呈,但具体到某个小群体或个人,价格之升降仍然有可能对他们的真实收入造成影响,吉芬反论没有消灭干净。弗里德曼自己也是承认这一点的。



成本分析麻烦更大。翻开所有微观经济学教科书,都是一个先下后上的“碗底成本曲线 ”,赫氏课本也不例外。然而,成本曲线为什么先下后上?向下的经济学道理在哪里?下到哪个点才开始上升呢?也就是说,“碗底成本曲线”的碗底是从何而定的?所有教科书上的解释都牵强得很。故老相传,碗底形状的成本曲线源自奈特和维纳的传统,至今没有根本改变,实在是怪事也。当年弗里德曼《价格理论》成本分析的重心是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之分别。他为了解释长期成本曲线会向上,或企业的供应曲线向右上倾斜,或企业规模可以确定,坚持认为边际产量下降定律(或边际成本上升定律)长期也起作用。这当然有点儿牵强。其他教科书的阐释,远不及弗老的深刻和完整。



垄断和竞争之分野,历来是价格理论最重要的问题,它牵涉到反垄断法、反托拉斯法、公平竞争法等现实问题,百多年来的争论可谓是波涛汹涌、此落彼起。课本上的老生常谈却依然故我,还是那大名鼎鼎的“效率损失死三角”,赫氏《价格理论及其应用》亦如是。图表或数学推理似乎无懈可击,却经不起事实甚至是常识的考验。不是吗?谁都知道:生活在社会,大家每时每刻都在竞争,个人如是,企业如是。每个竞争者其实都想垄断。从最彻底的意义上说,每个竞争者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或多或少都有点儿垄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切竞争行为,说到底是要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尽可能赚取最大的租值收入。有了独特性,有了竞争优势,才有讨价还价的能力,才有价格分歧的可能。这样看,自由竞争和垄断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天底下做生意的人,有几个不想独霸市场,为所欲为?说不想,是不能也,非不想也!既然真实世界如此,为什么经济学还要竭尽全力反对垄断、鼓励竞争?经济学者反对的到底是哪一种垄断?为什么教科书上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斥责那“效率损失死三角”呢?



最后是均衡的本质。均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所有课本都是语焉不详,与此相关的效率、帕累托最优等等基础概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说到均衡,总是离不开“完美市场”,认为那才是最理想、最有效率之经济状态,有点儿类似于宗教上的“ 天国”或“极乐世界”,完美无瑕,通体舒泰。凡是偏离这个理想境界的情形,均冠之以“不完美市场”或“无效率”或“浪费”或“市场失败”或“外部性”或“ 非帕累托至善”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均衡理念扩展到宏观经济学,就是尤金﹒法码的“完美金融市场模型”和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至今统治着无数人的经济思维。然而,这样的均衡理念,不仅与真实世界完全脱节,而且由这些基本理念所衍生的经济政策理念,的确给人类制造了无穷的麻烦。今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此就有莫大关系。



如何解决上述逻辑上的基本困难,让经济学真正成为一个内在逻辑一致、且符合真实世界的学问,此处无法细说了。我想指出的是:有一个人已经解决了这些最根本的问题,这个人就是赫舒拉发的学生张五常。我以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价格理论教科书,应该是张五常三卷本的《经济解释》。四年前我出版《张五常经济学》,其中说:“张五常对经济学基本理论—价格理论的许多重大贡献和创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门学问的研究范式和理论结构,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门科学发展的方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以为中国再也不需要接二连三引进国外价格理论的基础教科书了,中国学子应该埋头攻读《经济解释》,然后再找那些西方大师的教科书来一比高下,岂不是过瘾非凡?自己言传身教的徒弟,却改写了经济学的基础,这才是赫舒拉发最重大的贡献。他教出了一个与他风格迥异的中国学生,竟然从根本上颠覆了价格理论的基础。



那么,五常教授为什么还要辛勤努力,隆重其事地引进恩师的课本呢?或许是五常教授觉得自己的《经济解释》过于湛深,非经过较浅显的入门书无法窥其堂奥吧,所以希望学子先拜读恩师的课本,再转到自己的思维上来。他在赫氏课本中译的序言里告诉读者:“同学们今天读赫师的《价格理论》,不要相信,要考虑,要衡量,而更重要的是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其他同学或老师出气吧。”此话有深意存焉!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