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开鲜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13-2009 10:5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揭开鲜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的神秘面纱

--------------------------------------------------------------------------------

佚名



    从筹备到杀青花了4年时间的影片《南京!南京!》日前终于通过了审查,定于4月22日在国内院线上映。《南京!南京!》曾做过数场内部放映,反响和争议都比较大。曾任美国米拉麦克斯公司总裁的哈维·温斯顿特观看了配音还没有完成的《南京!南京!》粗剪片,并且在观影过程中数度落泪。他向本片总制片人韩三平强烈表达了购买《南京!南京!》全球发行权的愿望。


    《南京!南京!》让我们又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段如人间炼狱般的历史。

    鲜为人知的“南京辛德勒”

    1937年的冬天,南京城仿佛人间炼狱,而城郊的屠杀更为惨烈。一队日本兵举着枪来到一座大型水泥厂,一面德国国旗和一面丹麦国旗挡住了他们,还有一个叫做卡尔?京特的德国人与一个叫做辛德贝格的丹麦人。“这里是德国和丹麦合资的企业。”他们和颜悦色却又毫不退让。在他们身后,是近2万名中国难民,衣衫褴褛,眼睛里闪烁着恐惧。

    幸运的是,日本兵走了,难民们得到了安全庇护,至少在这座占地2400亩的厂区里是这样的。虽然他们住在破烂、低矮的临时搭建的草房里,忍受着饥饿,但毕竟没有人在这里被日本人杀害。与邻近的栖霞寺难民营和城内的25个难民收容所相比,这几乎就是个奇迹。

    实际上,这家工厂是中国资本家所有,两名外国人只是被请来保护工厂的。但令人称奇的是,外国人不但成功保护了厂产,还保护了涌进工厂的厂外难民。至今,屠杀中幸存下来的老人,还念着“德国老昆”(京特)和“丹国人”(辛德贝格)的恩惠。

    这段历史在研究者中少有人注意,直到近几年南京记者戴袁支的穷追不舍,两名“南京辛德勒”的故事才逐渐清晰。

    两位外国人保护中国水泥厂

    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时,启新公司新筹建的江南水泥厂已经运转试制成功。但当时的厂长、有中国水泥工业之父之称的陈范有考虑到,如果日本人知道南京有如此重要的工业企业,肯定会轰炸或占领后为自己生产。陈范有指示不要对外宣传生产情况,封锁了消息。

    江南水泥厂之前已经有了自保经验。1932年,日本人要占领唐山启新公司,公司以英国人的名义进行注册才得以保存。1937年10月,公司上层决定照搬这一做法。

    因为公司建设过程中购买了丹麦和德国的设备,天津的董事会于是商请丹麦FL史密斯公司代表来厂,同时派小昆德假装德国禅臣洋行的工作人员到南京保护工厂,对外宣布这个厂是丹德合资的,希望同时借助德国与日本的盟友关系以及丹麦的中立国地位。FL史密斯公司上海分公司则派了辛德贝格作为公司代表。

    昆德11月由唐山出发,带着日语翻译颜柳风12月1日到达上海。同辛德贝格会合后,绕过苏南战场,从镇江赶上最后一班火车,于1937年12月4号到达江南水泥厂。此时日军已经包围南京,江南水泥厂的中方领导在12月1号的隆隆炮声中逃往武汉。昆德等人到江南水泥厂的第一件事,就是连夜叫裁缝赶制德国和丹麦国旗。很快两国的旗子就升起来了。  

    设置国际安全区  

    当时天津公司已经把准备投产运营费用拨到了水泥厂,水泥厂成为难民营后,昆德等人就靠这些资金维持难民营的运转,包括为受伤的国民党军人治疗。

    江南水泥厂外侧有一道有刺的篱笆墙,宽一尺;还有一条约10米宽的护厂河。当空前的灾难发生后,难民蜂拥而至,昆德和辛德贝格决定把这些难民收容下来。

    他们设立了一个工厂保护区,在西湖路插了一个牌子,在梅墓插了一个牌子。牌子上画着德国和丹麦国旗,门口还挂上了一块牌子,写着“德丹合营江南水泥厂,受大使馆保护”。这个工厂保护区的面积甚至比南京城内的国际安全区还要大。

    一开始难民并不多,主要聚集在江南水泥厂南门和北门外。很多难民搭了人字形草棚,在棚子前面支起灶,等到深夜才敢悄悄回家拿一点粮食,因为深夜日本人不敢出来。有的人家粮食被烧焦了,有些日军士兵甚至把大便拉在粮食里面,也有难民在路上遇到日本人被杀害。

    后来江南水泥厂收容难民数万人。昆德和辛德贝格派颜柳风和辛德贝格从上海带来的英语翻译到难民中去调查,每户人家给18斤米。还是孩子的难民苏国宝的父母为了多得18斤米,就把他说成孤儿。昆德和辛德贝格信以为真,他们把苏国宝找来,提出让他在江南水泥厂做勤杂工,还说以后送他上学。但苏国宝当场谢绝了,于是辛德贝格和昆德每人给他一块银元,又另外给了他18斤米。但是大多数难民日常的粮食还是夜间悄悄地回家拿的。

    日本人经常来骚扰,到厂里面来捣乱,昆德和辛德贝格这时会出来挥舞旗帜,通常情况下日军士兵就会很快离开。有时日本人一天来几次,昆德和辛德贝格一直跟他们周旋,江南水泥厂的难民基本上生命能得到保障。他们还保护了很多国民党军队溃散的官兵。

    另外附近的居民被抓了,附近的村庄失火了,昆德都去营救。日军放火焚烧,火从镇东烧起,随风向西,日军架起机枪不准救火。昆德不顾自己的危险,带着颜柳风和一些人去救火。日本人见他来了,只好把机枪收起离开了。  

    昆德和辛德贝格的人道主义行动  

    水泥厂的难民最多时3万,昆德和辛德贝格不光把难民保护起来,还为难民呼吁。侵华日军在栖霞寺为非作歹的时候,有20名和尚代表写了一封信,昆德把它翻译成德文,由辛德贝格送到拉贝那里。第二封信中的难民数字已经发展到2.4万。

    辛德贝格正月初四开汽车冒雪送信,路非常难走,有好多壕沟,有时他甚至不得不叫日本士兵帮忙把汽车抬出来。辛德贝格送出大概有五封关于难民的信。在拉贝日记中保存的是辛德贝格送到德国大使馆南京办事处乔治·卢森博士的信,有几封信后来发到德国,收藏在波茨坦档案分馆。信中还记载着死难者的名单和其他信息,还有失踪的妇女和被掠走妇女的名单。

    辛德贝格设法送出大概有五封关于难民的信,还拍摄了一些珍贵的照片。辛德贝格还试图把难民营里的伤员和病号送到南京城里就治,这是辛德贝格第一次和南京城内的国际安全区取得联系。为了救治被日军用手榴弹炸伤的孩子,辛德贝格再次试图进入南京城,他驾驶摩托车冲入鼓楼医院,找到了毕业于哈佛的医学博士威尔逊。威尔逊为他提供了药物和绷带。

    回到江南水泥厂后,他和昆德用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的名义办了一个医务室。马吉当时担任委员会主席,辛德贝格曾驾车带马吉到栖霞山考察。马吉用摄影机拍了沿途以及江南水泥厂的场景,这是唯一一部动态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纪录片,后来成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证据。

    昆德1903年出生在中国,他了解中医,也清楚中国人很信任中医。于是辛德贝格到鼓楼医院请了一位护士,昆德请了几位中医,充实了诊所。  

    他们不是白求恩  

    在江南水泥厂国际安全区里,昆德和辛德贝格确立了明确的分工。昆德一般不离开水泥厂,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工厂和难民,而会开车又乐于冒险的辛德贝格主要负责联络工作。昆德本人很爱国,他在江南水泥厂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世界地图,德军打到哪里,他就插一个小旗子。后来苏联红军反攻时,他也不拿下已经插上的旗。

    两个人都不是白求恩,他们之间也有矛盾,因为最开始请求两人到南京的时候没有明确各自的职务和权力范围。两个人时常吵架、互相攻击,喝了酒后几乎要动火器。昆德给天津董事局写信,说他不走我走。后来,江南水泥厂明确任命昆德为代理厂长,辛德贝格1938年3月离开了江南水泥厂。

    辛德贝格带着一些照片离开了南京,回到丹麦后又移民美国,先在美国军舰上当大副,后来当了船长。他参加了美军攻击日本本土的战斗。辛德贝格后来作为海员漂泊了一生,一辈子没结婚,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去世”,骨灰撒在美国的海岸。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