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学小子:“我们”的信任危机——记调研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9-2009 15:3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事件回顾:作为农村参与式课题的一组,我们利用五一假期深入农村调查。先简单地介绍下我们的学习流程。我们的学习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进行参与式课程的理论、方法、原则等内容的学习,然后通过农村当地资源人的介绍拟定调研主题及相关问题,由此形成调研大纲。带着问题深入农村实地调研,然后回到学校进行小组总结、反思,根据实地考查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行动研究报告。简单点就是:学习——调研——总结、思考(反馈与共同参与体现在每个环节中)。

这次我们下乡调研的主要是关于两个主题:生计和治理。



生计问题及反思:

生计这一块我们主要调研的是当地的马铃薯(就是土豆)加工(马铃薯加工生产成粉条,这些加工厂都是家庭作坊)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实地走访,当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销售方面。面临的的两大困境则主要是市场信息不畅和交通运输不利。

首先,来看看市场信息不畅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带来的一些结果。

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民的市场参与性不够,所生产的加工产品一般不向外运输、主动进行销售,而是等待着市场上的零售商们上门收购。对其依赖性非常强,也正由于这种依赖性,往往由于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零售商上门收购慢或者长时间不上门收购,则会带来销售太慢已经粉条积压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粉条积压的情况,他们所做的事情还是等待。无疑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主要问题或表现则是销售渠道太单一。

在出现这样的情形时,为什么农民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有人想当然地以为农民的市场意识太差。不可否认,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的确不强,但轻易由此归结原因欠缺思考。他们之所以往往处在市场被动与消极等待的情况下而不做出任何变化,通过实地了解,我以为主要有两点担忧:第一,担心向外运输扩宽销售成本太高,在这种担忧中,涉及当地的交通运输问题。只要大雨天气,运输非常困难。第二、担心产品销售不出去,所带来的后果或者损失更大。市场信息把握不够或者没有百分百稳定的情形下,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相比之下,虽然积压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影响,但在农民看来,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更安全、而相反向市场走出去的风险更大。因此,在同样的情况下,农民选择了自己认为对自己很有利的市场“消极”行为,这无疑是正确、可行的做法。并不能由此说明农民的市场意识太差。

那为什么农民意识到这一点而不做出积极的改变呢?第一,农民能力有限(虽然有点主观,但无疑却是事实)。由于自身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够。加上本来市场信息渠道的闭塞,获取信息少。同时,当地政府信息等支持不够或者说不到位。面对市场快速的变化,农民很难及时做出适当的行为。第二,农民容易自满的心态。虽然通过调查,有人“开玩笑”地表示出希望“做大做强做品牌”(在这点上我们自己还存在诱导的嫌疑),扩大自己产业的愿望。但更多的人满足于现状,不管出自怎样的理由以及心态。马铃薯加工作为一种副业并不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来源,只是作为闲暇时期的产业增加收入,而且目前的现状相对能够满足农民的经济愿望。从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虽然他们意识到一些问题,尽管也有愿望改变,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迫切行动愿望。虽然,往往他们的某些表情在我们看来显得有些无奈,但往往顺其自然的成分更多,我以为这正是利益没有达到生死存亡之际的悠闲。第三,没有联合——合作行为,缺少领头羊式的带头人。当然这与之前所分析的自满现状有一定的关联,然而独立的单干行为形成的一盘散沙的局面始终存在,并实际影响其整体能力的发挥。

其次,来看看交通问题。

村外有条沙石路,是连接不同行政村之间的乡村主干道路。而行政村下面又有10个自然村(又称屯),自然村之间的主干道路则是高低不齐、坑坑洼洼的土路。下雨天,交通运输存在极大的问题。

我们所调查的屯主要有5家马铃薯加工厂,同时,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其他家虽然没有马铃薯加工,但同样渴望交通改善。(不得不提的一个现状是当地是东北农村,每家土地面积都比较大、属于粮食生产基地,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农产品销售运输问题)

(一个小插曲:在下乡调查的一天突然下起了雨,由于都是泥路,不仅行走不方便,而且经常给我们住居的环境以及被采访的农户家带去了不少的泥巴。我们在抱怨路面的情况,是否我们的农民也会,难道就因为习惯了也就习惯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改善道路呢?我们马上想到了钱。的确,需要钱。也正由于因为我们拿不出钱这种的认识氛围,更多的人以为改善道路问题不可研究。对于我们的观点,我不做分析。然而,我仔细调研了下,我们所需改善的屯的主干路(指我们所了解的范围)与村外沙石路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两里路,而附近的居民超过 20家。从现有道路路面情况来看,改善道路所需要金额不会超过20万(指建设为沙石路),也就是每户人家只需一万左右。当然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分配,如果在获得相应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农民自身所需要投入的金钱并不是很多,而且根据当地的生产水平,这绝对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

那为什么改善道路问题这么困难呢?第一,农民中没人组织改善,没有所谓干实事的领头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虽然都有此愿望,但相对分散且意志不够坚定,没人具体组织实施。第二,利益的纠缠。马铃薯加工百姓与普通百姓之间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涉及公平问题以及农民中所谓小农意识的影响。改善道路对哪些人,利益更大,由此这些人是否应该承担更多成本。我以为虽然有此担忧,但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没有人或者组织出来协调矛盾,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造成表面利益问题不可调和的假象。第三,村民自治组织的置闲。村干部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并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形成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某种现状。由于没有具体的支持或者说政府、社会支持,进一步加深了改善道路的现实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农民需要“协调人”,协调农民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提高农民参与。协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沟通官民关系,由此获取更多的政府支持、社会支持。

最后,在关于生计问题的农民信息反馈中(包括治理),尽管农民都认为我们的思考或者建议实用性差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的研究,但是却在实际的行动中给予了我们的良好评价(反馈有张表,画好的绝大部分)。虽然我们研究实用性差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进行的问题分析并由此提出的一些具体意见在农民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谈、不具有可行性。然而就算如此,他们还是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却以实际行动、在我们的反馈中给予我们满意的回答。

由此,我也有了一个担心。我们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出现信任危机。我们的工作,包括之前的,在农民看来,更多的只是一个一走而过的过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就好象官员考察一样(当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能对我们讲真心话),农民并不愿意过多地将他们的时间浪费在我们的建议上,尤其是事关自己利益的时候。尽管事实上,我们的建议并不一定不具有可行性,然而于他们来说,相信我们而采取的实际行动,代价太大、风险太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样的现象呢?首先,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对问题的分析把握不够、由此产生的建议过于抽象。其次,我们与农民之间的不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根深蒂固,这种信任危机固然不是朝夕能改。

因此慢慢又会产生一种现状:“我们忽悠农民,农民也忽悠我们”或许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如果这是真正的开心,那么我也开心。



关于治理问题中的一点反思:

治理我们所做的是农民组织这个大方面。具体来说,是指当地的粉条协会。(以下所指农民具体指加工马铃薯生产粉条的农民)

在分析到底是协会作用失灵导致农民参与过低还是农民参与过低导致协会失灵的这个问题中,大多数人认为正由于粉条协会的失灵或者不起作用,才导致农民的不参与。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农民的不参与,粉条协会才不起作用。在对农民不参与到底是协会失调的原因还是结果中产生了分歧。

当然这两点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原因,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地这么以为。尤其是得出正由于协会失灵,农民才不参与这样的结论深不以为然。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的确是农民不参与的其中一个原因。但简单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背于实际。的确,如果协会都不能够发挥好作用,想吸纳农民参与,困难肯定更大。甚至已经参与进去的农民都想退出。但并不代表协会做好了,农民就参与。按当地的情况来,其实协会内部的发展,在我看来挺不错。如果协会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那为什么农民还不参与呢,可能由于不知道、不了解,是不是因为农民的不了解正说明协会做得不好,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是不是也正说明更多或者全部加工生产农民的参与是协会发展的基础。既然协会连基本的基础都不满足,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协会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在分析协会中的农民参与中,需分清具体情况。协会发挥失灵是对内部参与的农民还是没有参与进去的农民,这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那么没有参与协会的农民为什么不加入协会呢?我们也想当然地以为那是协会失灵的结果。在得出这样的结果之前,我很想知道我们协会的性质以及协会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所有农民参与的农民组织还是单纯的产业协会?因此,在分析或者得出这样的结果之前,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是不是不加思考地得出这样的结果有些显得武断?就算有好的协会,农民不参与的现状也照样存在。我以为关键所在是:是否能够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就算有这样的协会存在,农民也未必参与,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民的观念即前面所分析的自满以及所谓“小农意识”的影响。而我以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者心理就是——不信任,协会出现的信任危机。不管协会作用是否发挥失灵与否,农民已经形成一定的信任危机意识,而在这种不信任的情形下,不参与协会的现状都是存在的。

为什么协会会出现这样的信任危机呢?首先来自协会的某种官僚化、利益化。协会是否真正给农民带来利益,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农民都存在一定的忧虑。如果在单干的情形下,生产销售生活得不错的情况下,农民是不太愿意参与协会。其次,这种信任危机来自全社会的一种氛围、充斥在人与人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就算农民都参与了协会的发展,由于信任上的危机以及其他一些限制协会发展原因的存在,协会能够发挥好其作用。

因此,我以为不管那么好的协会,在没有取得农民信任、打破固有的信任危机之前,以农民参与作为协会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结果往往是失败的。因此,在协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真正为加入的农民带来切实利益,其次,在此基础上尽力为更多的农民带来实惠,不管组织内的,还是组织外的。再则,农民自己通过联合形成属于自己的协会也许才是发挥协会作用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信任危机,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他们固有的?或是我们所有人的共有的?这也许也是一个问题。

——小子语

调研小结

这次下乡调研收获不少,不仅加深了我对平原以及东北农村的认识与了解,而且又一次激发了我对三农问题的某些思考。此行时间虽然短暂,但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却不少,尽管也许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但作为一种尝试,我以为这还是带给我不少的收获与感悟,尤其是反思。

首先,我们是一个团队,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没有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不可能以很完美的方式进行我们的调研。但很明显,我们的参与还远远不够,不少参与还停留在表面的现象。

其次,我们也还是一个团队,需要求同存异。不可能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其他人身上,由此统一思想。这不可能也不现实。我们需要合作、思想之间真正的有意合作。

再则,我们需要提高从实际中发掘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多主观色彩的武断否定。尤其是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农村的真实现状、弄清农民的真实想法,才相对可以提出一些真正有效的建议,帮助思考与解决农村问题。

(以上这些不仅是针对我们团队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更是对我自身的反省与思考)

不管怎样,这样的尝试,对我来说,是需要的。也正如我的口号一样,我的确这样进行着。

  “我参与,我学习;我参与,我提高;我参与,我快乐!我参与,我反思!”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雅典学园”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yadian.cc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5-9-2009 15:36:09 | 只看该作者

法学小子:“我们”的信任危机——记调研有感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事件回顾:作为农村参与式课题的一组,我们利用五一假期深入农村调查。先简单地介绍下我们的学习流程。我们的学习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先进行参与式课程的理论、方法、原则等内容的学习,然后通过农村当地资源人的介绍拟定调研主题及相关问题,由此形成调研大纲。带着问题深入农村实地调研,然后回到学校进行小组总结、反思,根据实地考查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行动研究报告。简单点就是:学习——调研——总结、思考(反馈与共同参与体现在每个环节中)。

这次我们下乡调研的主要是关于两个主题:生计和治理。



生计问题及反思:

生计这一块我们主要调研的是当地的马铃薯(就是土豆)加工(马铃薯加工生产成粉条,这些加工厂都是家庭作坊)所存在的问题,而通过实地走访,当地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销售方面。面临的的两大困境则主要是市场信息不畅和交通运输不利。

首先,来看看市场信息不畅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带来的一些结果。

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农民的市场参与性不够,所生产的加工产品一般不向外运输、主动进行销售,而是等待着市场上的零售商们上门收购。对其依赖性非常强,也正由于这种依赖性,往往由于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零售商上门收购慢或者长时间不上门收购,则会带来销售太慢已经粉条积压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粉条积压的情况,他们所做的事情还是等待。无疑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主要问题或表现则是销售渠道太单一。

在出现这样的情形时,为什么农民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有人想当然地以为农民的市场意识太差。不可否认,农民的市场参与意识的确不强,但轻易由此归结原因欠缺思考。他们之所以往往处在市场被动与消极等待的情况下而不做出任何变化,通过实地了解,我以为主要有两点担忧:第一,担心向外运输扩宽销售成本太高,在这种担忧中,涉及当地的交通运输问题。只要大雨天气,运输非常困难。第二、担心产品销售不出去,所带来的后果或者损失更大。市场信息把握不够或者没有百分百稳定的情形下,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相比之下,虽然积压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影响,但在农民看来,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更安全、而相反向市场走出去的风险更大。因此,在同样的情况下,农民选择了自己认为对自己很有利的市场“消极”行为,这无疑是正确、可行的做法。并不能由此说明农民的市场意识太差。

那为什么农民意识到这一点而不做出积极的改变呢?第一,农民能力有限(虽然有点主观,但无疑却是事实)。由于自身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农民对市场把握不够。加上本来市场信息渠道的闭塞,获取信息少。同时,当地政府信息等支持不够或者说不到位。面对市场快速的变化,农民很难及时做出适当的行为。第二,农民容易自满的心态。虽然通过调查,有人“开玩笑”地表示出希望“做大做强做品牌”(在这点上我们自己还存在诱导的嫌疑),扩大自己产业的愿望。但更多的人满足于现状,不管出自怎样的理由以及心态。马铃薯加工作为一种副业并不是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来源,只是作为闲暇时期的产业增加收入,而且目前的现状相对能够满足农民的经济愿望。从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虽然他们意识到一些问题,尽管也有愿望改变,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迫切行动愿望。虽然,往往他们的某些表情在我们看来显得有些无奈,但往往顺其自然的成分更多,我以为这正是利益没有达到生死存亡之际的悠闲。第三,没有联合——合作行为,缺少领头羊式的带头人。当然这与之前所分析的自满现状有一定的关联,然而独立的单干行为形成的一盘散沙的局面始终存在,并实际影响其整体能力的发挥。

其次,来看看交通问题。

村外有条沙石路,是连接不同行政村之间的乡村主干道路。而行政村下面又有10个自然村(又称屯),自然村之间的主干道路则是高低不齐、坑坑洼洼的土路。下雨天,交通运输存在极大的问题。

我们所调查的屯主要有5家马铃薯加工厂,同时,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其他家虽然没有马铃薯加工,但同样渴望交通改善。(不得不提的一个现状是当地是东北农村,每家土地面积都比较大、属于粮食生产基地,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农产品销售运输问题)

(一个小插曲:在下乡调查的一天突然下起了雨,由于都是泥路,不仅行走不方便,而且经常给我们住居的环境以及被采访的农户家带去了不少的泥巴。我们在抱怨路面的情况,是否我们的农民也会,难道就因为习惯了也就习惯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改善道路呢?我们马上想到了钱。的确,需要钱。也正由于因为我们拿不出钱这种的认识氛围,更多的人以为改善道路问题不可研究。对于我们的观点,我不做分析。然而,我仔细调研了下,我们所需改善的屯的主干路(指我们所了解的范围)与村外沙石路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两里路,而附近的居民超过 20家。从现有道路路面情况来看,改善道路所需要金额不会超过20万(指建设为沙石路),也就是每户人家只需一万左右。当然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分配,如果在获得相应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农民自身所需要投入的金钱并不是很多,而且根据当地的生产水平,这绝对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

那为什么改善道路问题这么困难呢?第一,农民中没人组织改善,没有所谓干实事的领头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虽然都有此愿望,但相对分散且意志不够坚定,没人具体组织实施。第二,利益的纠缠。马铃薯加工百姓与普通百姓之间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涉及公平问题以及农民中所谓小农意识的影响。改善道路对哪些人,利益更大,由此这些人是否应该承担更多成本。我以为虽然有此担忧,但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没有人或者组织出来协调矛盾,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造成表面利益问题不可调和的假象。第三,村民自治组织的置闲。村干部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并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形成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某种现状。由于没有具体的支持或者说政府、社会支持,进一步加深了改善道路的现实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出,农民需要“协调人”,协调农民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提高农民参与。协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沟通官民关系,由此获取更多的政府支持、社会支持。

最后,在关于生计问题的农民信息反馈中(包括治理),尽管农民都认为我们的思考或者建议实用性差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的研究,但是却在实际的行动中给予了我们的良好评价(反馈有张表,画好的绝大部分)。虽然我们研究实用性差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很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进行的问题分析并由此提出的一些具体意见在农民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谈、不具有可行性。然而就算如此,他们还是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们,却以实际行动、在我们的反馈中给予我们满意的回答。

由此,我也有了一个担心。我们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出现信任危机。我们的工作,包括之前的,在农民看来,更多的只是一个一走而过的过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就好象官员考察一样(当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能对我们讲真心话),农民并不愿意过多地将他们的时间浪费在我们的建议上,尤其是事关自己利益的时候。尽管事实上,我们的建议并不一定不具有可行性,然而于他们来说,相信我们而采取的实际行动,代价太大、风险太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样的现象呢?首先,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对问题的分析把握不够、由此产生的建议过于抽象。其次,我们与农民之间的不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根深蒂固,这种信任危机固然不是朝夕能改。

因此慢慢又会产生一种现状:“我们忽悠农民,农民也忽悠我们”或许只要大家开心就好!如果这是真正的开心,那么我也开心。



关于治理问题中的一点反思:

治理我们所做的是农民组织这个大方面。具体来说,是指当地的粉条协会。(以下所指农民具体指加工马铃薯生产粉条的农民)

在分析到底是协会作用失灵导致农民参与过低还是农民参与过低导致协会失灵的这个问题中,大多数人认为正由于粉条协会的失灵或者不起作用,才导致农民的不参与。也有人认为,正由于农民的不参与,粉条协会才不起作用。在对农民不参与到底是协会失调的原因还是结果中产生了分歧。

当然这两点分析都具有一定的原因,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地这么以为。尤其是得出正由于协会失灵,农民才不参与这样的结论深不以为然。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的确是农民不参与的其中一个原因。但简单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背于实际。的确,如果协会都不能够发挥好作用,想吸纳农民参与,困难肯定更大。甚至已经参与进去的农民都想退出。但并不代表协会做好了,农民就参与。按当地的情况来,其实协会内部的发展,在我看来挺不错。如果协会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那为什么农民还不参与呢,可能由于不知道、不了解,是不是因为农民的不了解正说明协会做得不好,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是不是也正说明更多或者全部加工生产农民的参与是协会发展的基础。既然协会连基本的基础都不满足,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协会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在分析协会中的农民参与中,需分清具体情况。协会发挥失灵是对内部参与的农民还是没有参与进去的农民,这也是一个问题。

同时,那么没有参与协会的农民为什么不加入协会呢?我们也想当然地以为那是协会失灵的结果。在得出这样的结果之前,我很想知道我们协会的性质以及协会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所有农民参与的农民组织还是单纯的产业协会?因此,在分析或者得出这样的结果之前,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是不是不加思考地得出这样的结果有些显得武断?就算有好的协会,农民不参与的现状也照样存在。我以为关键所在是:是否能够真正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然而就算有这样的协会存在,农民也未必参与,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民的观念即前面所分析的自满以及所谓“小农意识”的影响。而我以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者心理就是——不信任,协会出现的信任危机。不管协会作用是否发挥失灵与否,农民已经形成一定的信任危机意识,而在这种不信任的情形下,不参与协会的现状都是存在的。

为什么协会会出现这样的信任危机呢?首先来自协会的某种官僚化、利益化。协会是否真正给农民带来利益,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农民都存在一定的忧虑。如果在单干的情形下,生产销售生活得不错的情况下,农民是不太愿意参与协会。其次,这种信任危机来自全社会的一种氛围、充斥在人与人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就算农民都参与了协会的发展,由于信任上的危机以及其他一些限制协会发展原因的存在,协会能够发挥好其作用。

因此,我以为不管那么好的协会,在没有取得农民信任、打破固有的信任危机之前,以农民参与作为协会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结果往往是失败的。因此,在协会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真正为加入的农民带来切实利益,其次,在此基础上尽力为更多的农民带来实惠,不管组织内的,还是组织外的。再则,农民自己通过联合形成属于自己的协会也许才是发挥协会作用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信任危机,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他们固有的?或是我们所有人的共有的?这也许也是一个问题。

——小子语

调研小结

这次下乡调研收获不少,不仅加深了我对平原以及东北农村的认识与了解,而且又一次激发了我对三农问题的某些思考。此行时间虽然短暂,但需要深入了解的问题却不少,尽管也许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但作为一种尝试,我以为这还是带给我不少的收获与感悟,尤其是反思。

首先,我们是一个团队,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没有大家的积极参与,我们不可能以很完美的方式进行我们的调研。但很明显,我们的参与还远远不够,不少参与还停留在表面的现象。

其次,我们也还是一个团队,需要求同存异。不可能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其他人身上,由此统一思想。这不可能也不现实。我们需要合作、思想之间真正的有意合作。

再则,我们需要提高从实际中发掘问题的能力,避免过多主观色彩的武断否定。尤其是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我们只有深入了解农村的真实现状、弄清农民的真实想法,才相对可以提出一些真正有效的建议,帮助思考与解决农村问题。

(以上这些不仅是针对我们团队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更是对我自身的反省与思考)

不管怎样,这样的尝试,对我来说,是需要的。也正如我的口号一样,我的确这样进行着。

  “我参与,我学习;我参与,我提高;我参与,我快乐!我参与,我反思!”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雅典学园”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yadian.cc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