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改革历程》代后记(作者麦克法夸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8-2009 06:2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我只見過趙紫陽一次,那是1979年6月,我走進他在倫敦下榻的酒店。他當時
是四川省訪英代表團的團長,房間里擠滿了他的同事,他們對我的突然出現
有些驚訝。我知道,趙當時是四川省第一書記,率先進行農村改革,聲望正
在不斷上升,這次國外之行是為了汲取經驗。但當時我研究的興趣比較側重
于歷史。我問,如果我到四川,能否請他談談1960年代在廣東省主政的經驗
?他說他很樂意。我向他的助手遞了一張名片,就離開了。
那次短暫的接觸,使我形成了一個膚淺但又堅實的印象︰這位共產黨的老干
部,開放,詼諧,有生氣。遺憾的是,我以後再也沒有機緣進一步加深這些
印象。當我下一次到中國進行學術之旅的時候,趙紫陽已經是國家總理了,
我知道,試圖通過北京層層官卡(去見他)是徒勞的。
高層風雲險惡的特寫鏡頭
這本書的內容,是趙本人作為總理,之後作為總書記,直到最後被軟禁的經
歷。這些文字給我們提供了北京高層風雲險惡的特寫鏡頭,在那一段時間里
,總書記胡耀邦和總理趙紫陽,作為鄧小平的佐助,正在為他的改革事業努
力奮斗。雖然很多事件已有西方學者著文論及,但趙紫陽的記錄使我們有可
能對撲朔迷離的內部斗爭有所認識。
趙顯然非常喜歡他的總理生涯,其中涵蓋著探索和思考,失誤與失望,以及
中國加速發展所帶來的喜悅。在元老中,他有對頭,陳雲和李先念。1950年
代,每當毛澤東出軌的時候,陳雲總在經濟方面發出理智的聲音,而且他仍
然相信,中央集權的五年計劃制度是個好東西,只要改掉毛主席的錯誤就行
了;畢竟是計劃經濟把甦聯搞成了超級大國。所以陳雲建議中國回歸正統。
他提出了“鳥籠經濟”的模式︰就是說,計劃經濟是籠子,市場經濟是籠中
之鳥。這樣一來,市場經濟就不會失控。趙很尊敬陳雲——(除了鄧)陳是
此書中唯一被趙稱之為“同志”的元老,趙總是去訪問他,同他討論新的政
策,希望贏得他的支持。即使達不到目的,好在後面還有鄧小平去制約陳雲

李先念的性格就大不相同了。趙似乎從來不大喜歡此人。李在整個文化大革
命期間,是唯一同周恩來共事(沒有被打倒過)的高級文職領導人。當華國
鋒在毛的黃昏歲月中崛起之時,李成了華在經濟上的最高顧問。如果華繼續
擔任領袖,李一定能大權在握。李對此念念不忘,也沒有忘記是趙取代了他
的位置。李經常念叨自己在華的短暫過渡期間的成績,認為應該被承認為當
前進步的起點。“經濟工作的成績不都是改革開放以後搞的,過去也有成績
嘛!過去打下了基礎嘛!”其實華的“洋躍進”——大量購買外國生**線—
—極大地超越了中國經濟的承受能力。因為李是元老,沒有人直接反駁他,
趙當然也不會。所以李繼續念叨,說趙喜歡而且學了太多的“外國的東西”
,亞洲四小龍的東西,甚至西方的東西等等。後來得到國家主席這個安撫性
席位的李,是改革最著名的反對派。如趙所說︰“李先念之所以對我仇視,
主要是因為我執行鄧小平改革開放這一套。他不便公開反對鄧,所以集中目
標在我身上。”
鄧胡趙的“三國演義”
除了他與李先念的問題以外,趙其實比較幸運,因為在鄧的上述兩員大將中
,是胡耀邦接收了大部分元老派、保守派的攻擊。如趙所說,這是因為胡是
總書記,主管政治與理論工作,而保守派們發現胡對他們心愛的東西毫無興
趣。趙在寫到胡的時候,流露褒揚之意,他認為,部分原因是胡同情知識分
子,不願意象文革時那樣整他們。胡心直口快,不計較影響。實際上,胡與
趙之間主要的分歧之一在于,胡有鞭策經濟快速發展的傾向,而趙主張寧可
慢些,但要穩些。兩人都有將市場經濟帶入中國的決心,但看起來胡還沒有
忘掉毛式的依靠運動發展經濟的方式。1983年,鄧召集二人開會,直截了當
告訴胡,不要干預政府的經濟工作。趙認為,在 1986年學生示威事件爆發以
前,鄧就已經對胡失去了信心。學生示威只是(給鄧)提供了搞掉胡總書記
職位的機會罷了。總之,在這種情況下,胡能夠繼續留任政治局委員,已經
很不容易了。
除此之外,胡還有一個趙所不能比的優越條件。那就是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
是在中央機關度過的,也就是說,他有人脈,有老關系。正因為如此,趙告
訴我們,胡被他的很多敵人指責扶植團派,因為胡自1950年代就領導這個組
織。相形之下,趙一直在不同地區的省級機關工作,只在1980年才調到北京
,沒有什麼老關系,或者,像他自己所說︰“渠道不多,消息比較閉塞”。
除此以外,趙只有一個支持者,那就是鄧小平。當然,那是一位最強有力的
支持者。但是,即使是鄧,面對元老們的強烈反對,他也必須左顧右盼,權
衡折沖。因此,每當鄧表示隱退之意,趙就堅持請留。據趙所知,直到1989
年4月份 ——離他政治生涯最後被毀只有一個月——鄧還在向趙重申,他已
經取得了陳雲和李先念的同意,讓趙做兩屆總書記。(總書記這個職位,是
趙1987年1月從胡耀邦下台後接過來的。)但是,在講到趙的悲劇之前,值得
關注的是他在改革當中所起的作用。
改革的設計師︰不是鄧,而是趙
人們常把鄧看成改革的設計師。當然,沒有他當初對改革和開放的強有力的
推動,就不會有改革。後來,在中共諸老中他一直是推行改革的教父,隨時
準備臨陣督戰,或者抵擋反對者從四面八方發出的進攻。但讀了趙關于他苦
心探索改革這篇樸實無華的報告之後,事實就明朗了——改革的設計師,實
際上不是鄧,而是趙。是趙,在進行了無數次的基層調研之後,才最終認識
到鄧1978年12月復出以後仍在堅持的農業的集體化已經過時。是趙,支持了
全國範圍的農戶包產責任制,用以發展農業和提高農民收入。誠如趙所敘述
,沒有鄧的支持,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成功。但鄧自己並沒有做出概念上的
突破,作出這一突破的,是趙,不是鄧。
也是趙,制定了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沿海發展戰略。這和改革早期實行的經濟
特區政策不同,這是動員全部沿海省份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努力︰進口大量原
材料,加工生**,然後再同樣大規模地出口所得產品。趙要應付很多不同的
反對意見,但是,一旦他取得鄧的支持,事情就比較順利了。趙在1987-88年
制定的政策,在他政治生涯結束後繼續存在,只是在那以後,沿海發展戰略
同趙聯系太緊密,因而這個名稱被棄置不用,不再把成績歸功于他罷了。
對失敗,趙也承擔了責任。1980年代後期的大事之一是價格改革,但在後來
的討論中,鑒于當時的經濟形勢,趙同意暫停。那是很罕見的︰他居然同他
的兩個主要對頭李鵬和姚依林取得一致。但是李鵬和姚依林利用了經濟中出
現的問題排擠趙。鄧的態度很明朗,趙在擔任總書記之後必須繼續主管經濟
工作,但李和姚越來越不理會趙的意見。作為中國政治體制里的老手,他們
很快就感覺到了趙的權力在減弱。
趙的成績是很可觀的。更可貴的是,在他的級別上,他幾乎總是孤軍奮戰;
他擁有一批忠實的擁護改革的官員為他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他至今仍被軟
禁的助手鮑彤。但是,是趙,需要在第一線去說服或同元老們展開周旋;也
是趙,必須自己去防備身後氣急敗壞的“同事們”李鵬和姚依林等人的冷箭
;還是趙,必須說服中央或省里的官僚們,而這些人的思路,可能還是文化
革命以前的那一套,他們念念不忘保衛固有的領地,堅持老一套的管理方法
。但是,趙,在整個1980年代,直到他離開政治舞台,都在為下一步如何工
作,而思考,而探索,而調研,而討論,而爭辯。在選擇趙作為他的改革的
設計師上,鄧表現出極佳的判斷。
成了保守派眼里比胡更大的敵人
趙從來沒有想當總書記。他喜歡做事,不願意卷入爭論,不管是政治方面的
,還是理論方面的。如果鄧有總書記的其他人選的話,趙會非常樂意繼續做
總理。但是唯一的人選來自耍陰謀詭計的保守派,趙天真地信以為真,鄧卻
看破了他們。趙只好勉為其難,他也因此被迫處于困境。
他很快就認識到,前些年有胡耀邦在前面護航是多麼幸運。趙現在接收了兩
個主要敵手,胡喬木和鄧力群(“小鄧”,但同鄧小平沒有親戚關系)。胡
喬木是筆桿子大王,以前曾是毛的秘書和得寵的捉刀人。鄧小平已經同此人
幾年不打交道了。鄧力群長期以來是左派理論家,同保守元老們密切聯絡。
他掌控中央書記處研究室,以制造反對改革的觀點和評論為業。用鄧小平的
話來說,“小鄧”非常倔,像頭“湖南騾子”。但是他的支持者們無疑認為
,他是在光榮地為真理而斗爭。
趙以前對胡耀邦和胡喬木與“小鄧”之間的思想理論斗爭根本不感興趣——
他們也認為,趙態度中立,只關心別讓思想理論問題影響經濟發展。但是當
胡耀邦被迫下台以後,他們原以為可以大張旗鼓推動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
運動,卻遇到了趙的反對。在很短的時間里,趙做成了胡沒有做到的事情︰
他解散了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瓦解了“小鄧”的權力基礎,關閉了《紅旗》
雜志等左派刊物。
作為補償,趙建議“小鄧”在下一次黨代會擔任政治局委員,給他一個說話
的地方。這些都是經過同意了的,當走到程序的第一步時——選舉中央委員
,然後從中選出政治局委員——小鄧沒有被選上。鄧本來曾經表示同意提升
小鄧入政治局,但鄧現在主張維持選舉結果。支持小鄧的元老們對此十分惱
怒,從此把趙看成了比胡耀邦更大的敵人。
但是趙還是取得了進一步的勝利。他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貫穿整個改革年代
的揮之不去的問題︰如果說中國在1950年代就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為什麼
現在反而采用資本主義的一套做法呢?他決定使用一個現成的說法——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但是賦予它以全新的理論地位。這樣,既不至于否定社會
主義的成就,又可以使中國從社會主義教條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他還試圖使
所有的人滿意,因而強調了“四項基本原則”的地位。這是鄧1979年強調的
,即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領導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趙把1978年使鄧恢復權力的那次中央全會解釋為,實際上既包含了四項原則
,也包含了改革開放,二者同等重要,它們是兩個要點,共同圍繞著經濟建
設這個中心任務。這一論述,被鮑彤及其同事表述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
點”的口頭語。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向之敬禮,但鄧小平喜歡,因而就成立了
。這一論述,構成了趙在1987年秋天十三大政治報告的理論基石。
鄧小平李鵬促成了學潮升級
當我們說到1989年4至6月學生游行到天安門廣場悼念4月15日逝世的胡耀邦時
,也可能西方讀者接觸到的材料比趙紫陽當時所能接觸到的還要多。這是因
為有一本在海外發表的共產黨秘密文件,其中有些文件,也許趙從來沒有接
觸到,特別是元老們決定趙下台以及選擇接班人的會議記錄。趙在這里提供
的,是他對學生運動的分析,以及他對之采取的政策。
趙因為對學生運動持寬容態度,使李鵬等保守派同事惱羞成怒。趙認為在初
期的抗議活動以後,使用說服的手段可以使學生回到校園。李鵬曾保證根據
趙的意思去做,趙就啟程前往北韓,進行早已安排好的訪問。對趙不幸的是
,李鵬找到了機會,背棄了他(向趙做出)的保證。趙一離開,李鵬趕緊召
集北京市委的干部,先向政治局常委,然後向鄧小平匯報。他們的報告驚心
動魄,預言如果不立即控制形勢,將會有全國性的動亂。鄧的腦子里有文革
時兒子被斗殘廢的記憶,這樣的報告肯定會使鄧小平深受感觸。他將事件定
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趙在朝鮮,沒有任何其他信息,在無奈中
,只有同意鄧的說法。李鵬做出安排,把鄧的語言和情感立即寫成《人民日
報》社論,在4月26日發表。出乎李鵬預料的是,社論不僅沒有使學生們屈服
,反而激怒了他們,因為他們的愛國行動被誣蔑了。27日,學生們沖破了警
察的攔阻,再次到廣場游行。在鄧的幫助下,李鵬促成了學潮再次升級。
趙回來以後,他看到,不管如何化解,除非把社論里面那些刺激性的言論收
回,學生運動就不可能平息。但是他通過咨詢得到的結論,同他已經感覺到
的情況,是一樣的︰鄧根本不願意否定社論。李鵬最大的勝利在于他終于找
到了一件可以離間鄧與趙的事情。趙試了其他方法向學生顯示善意,但到了
五月中旬,他已經沒有選擇,從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抵制戒嚴歸于失敗。
趙的時代結束了。他所能做的,只是參加中央會議,接受被廢黜。
逝世于2005年的趙,在軟禁當中度過的時間比主持改革的時間還要長。在這
個期間,他只偶爾被允許出行到經過謹慎選擇的地點,偶爾打打高爾夫球,
偶爾會晤被仔細篩選過的來訪者。趙的許多時間只能用來抗議那些使他身陷
囹圄的無聊的禁令。作為一個有良知的黨的官員,他向他的監視者援引憲法
和黨規。看來他真的相信——也許出于天真——在他義正詞嚴的壓力下,某
一天,他的敵人就會退卻。然而,不然。在處理趙紫陽一案中,合法與否根
本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只有權力和穩定。也許,趙從鄉下來到北京,不
知道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根本沒有法律的地位?不過,也許,如果他出現在
街頭,如果被發現後在人群中引起騷動,如果領導集團因此發生出自內心的
恐懼,也許他能從中得到某種安慰?
幽禁中繼續思索政治民主化改革
在幽禁中,趙想過政治改革,想到鄧的想法,胡耀邦的想法和他自己的。他
認為鄧其實並不相信什麼政治改革,只是想收緊國家管理的機制而已。胡還
沒有一個全面的想法,但是根據他在政治運動中溫和的態度,和他堅持平反
以往運動中的全部冤假錯案,使趙認為,如果胡能繼續執政,他一定會把中
國的政治改革推向民主化。
趙承認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他是經濟上的改革派,政治上的保守派。他逐
漸體會到,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會遇到災難︰比如大規模的腐
敗就會不斷蔓延。到了1989年,他已經可以告訴來訪的甦聯領導人戈爾巴喬
夫,中共的執政地位可以不變,但執政方式必須改變︰法治必須取代人治。
他想提高透明度,建立同社會各方面力量對話溝通的渠道。他認為,各種社
會力量應該有權組織自己,而不是從屬于黨國領導之下的機構。趙希望,縱
使選擇有限,在全國代表選舉中也應該有選擇的余地。
之後,趙的觀點又進了一步︰“倒是西方的議會民主制顯示了它的生命力,
現在還找不到比它更好的制度。”這種制度的現代化,包括了市場經濟和民
主政治。在中國,這意味著一個長期的過渡階段,這需要共產黨做出兩個突
破︰允許不同政黨的競爭和新聞自由。而且,黨內也要民主。法制改革和司
法獨立也要先行。在簡短的分析後,趙根據他的經驗,講了推行這樣的改革
在中國會是多麼的艱難。
趙紫陽被囚禁的故事引發了(我的)兩個想法︰一個熱愛國家的官員,如果
只有在多年賦閑全力反思的條件下,才得出了中國需要民主的結論,那麼對
于日理萬機的官員來說,又有什麼休閑時間,或者有什麼(政治上的)安全
感,使他能夠在當朝當政的條件下,得出同樣的結論來呢?如果他終于能夠
得出這種結論,他又如何能在遍及社會各階層的黨內反對力量之下,來實現
這個結論呢?中國之所以能夠擺脫斯大林式的經濟模式,是因為文化大革命
的大災大難動搖了這種模式。中國不需要再來一場文化大革命,但是,如果
中國的領導人想去實現趙紫陽最後遺言中的結論,這個黨就必須從根本上有
所變革。
如今的中國,趙紫陽是不允許存在的。到了不再偏執的未來,也許他將進入
華夏先烈之列——他們為国效力,功勋卓著,但不见容于最高统治者。当他
们腐坏的政敌早已灰飞烟灭的时候,他们的英名将久远长存,受人景仰。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6-8-2009 06:32:18 | 只看该作者

Re: 《改革历程》代后记(作者麦克法夸尔)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马若德对中国认识之透彻真让人无法不赞叹

【 在 oldfive (三张机)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見過趙紫陽一次,那是1979年6月,我走進他在倫敦下榻的酒店。他當時
: 是四川省訪英代表團的團長,房間里擠滿了他的同事,他們對我的突然出現
: 有些驚訝。我知道,趙當時是四川省第一書記,率先進行農村改革,聲望正
: 在不斷上升,這次國外之行是為了汲取經驗。但當時我研究的興趣比較側重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