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狄 马
1
从一个朋友的口里,我知道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家人,门前长了一棵树,这棵树年高德劭、枝叶繁茂,十分喜爱这家人的一个小孩。这小孩饿了,它就让他 摘果实;小孩渴了,它就叫他嚼叶子。夏天,它给小孩遮凉;冬天,它给小孩挡雪。等小孩长大的时候,它又让他把枝叶割下来,编成一个花冠,送给他心爱的姑 娘。
这样过了好多年,这少年娶妻生子,变得很富有。有一天来到大树旁,说:我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要到远方去,请让我锯下你的树干,打造一条大船。树听了很忧伤,但忧伤的不是这少年竟有如此冷酷的要求,而是就要有很长时间见不到他了。
就这样,少年驾船走了。过了好多年,一个老人步履蹒跚,来到它面前说,我就是那少年,我已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树说,很好,我已苦苦地等了你几十年,幸亏我还有一个树桩可以做你的坐垫。老人又拿起斧头砍倒树桩,做了一把躺椅。
朋友说,这个故事是劝人行善的,否则就不可能被称为《奉献树》而出现在一本歌颂教师的书里——但说实话,我听了不但没有为这棵树的善举感动,反而深深地为这个人的贪婪和凶残惊诧。
如果说“奉献”是人间道德的第一义,那么究竟谁有权收藏“奉献”出去的东西?如果说“善”的动机在于“爱”,那么,怎么保证这种“爱”不是助长贪婪?也就 是说,我们在提倡撒义种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谴责不劳而收割的无耻?因为从这个故事来看,树的“善”只是成全了人的“恶”。试想,如果树当初不是一味地“ 奉献”,而是严厉地拒绝了他的无理索取,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敛欲收贪,弃恶扬“善”。但树没有这样做,结果导致,一边是糊里糊涂的“奉献”,一边是没完 没了的掠夺;一边是血淋淋的忍受,一边是笑哈哈的享乐。
不错,我们应当“善良”,没有谁会说我们应该“作恶多端”。但善良作为一个道德概念太笼统,它必须要在前后加上许多修饰限定的词才能说清楚。比如,谁跟谁善良?怎么善良?是弱者对于强者,还是强者对于弱者?是官僚对于草民,还是草民对于官僚?抑或草民对草民,官僚对官僚?
在我看来,弱者对于强者是无所谓“善良”的。比如,老鹰抓小鸡,小鸡两股颤颤、抖作一团,但它的坐以待毙,不是因为“善良”,而是由于无力。如果恰好有一 个道德家看见了小鸡的“非暴力不抵抗”,以为它道德高尚,不想“以暴易暴”,那就大错特错了。同理,假如我说在一小时前,这只小鸡曾碰见一只小青虫,就要 下嘴啄食,小青虫却不屑地说:“因为我善良,所以我不想咬你”,你肯定认为我是在讲笑话。
在中国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河南信阳曾发生过几十万人被饿死的恶性事件。据后来的文献透露,那时这个地区不是没有粮食,而是地方长官为了应付上面的检 查,给领导造成一种粮食满仓的丰收景象,硬是不给农民分放,以致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可就是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的大悲剧,帮忙文人也会把它说成一个莺歌 燕舞的道德理想国。我是指,有人在写到信阳农民面对饥荒、曾准备成群结队地逃荒,后来被当地政府组织的军警挡回——认为这样做会“有损党的形象”——最后 是这些农民挨家挨户、整村整村地被饿死,也没有到粮库抢粮,论客们说:“看,他们多善良!”
可对我来说,问题是假如他们之中有人不愿意“善良”,又会怎样?这些拦路设卡的人民解放军是不是只管人民“要饭”,到他们“抢饭”的时候就会欣欣然作壁上观?
因此,对弱者而言,“善良”完全有可能变为一口陷阱,它主要用来掩饰善者的无能和不善者的罪恶。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是在要夸奖一个一事无成的窝囊废、但又 实在找不出成绩时,我们才说他“善良”(因为这样一个泛道德主义的框架,实际上几乎可以把所有的人都套进去)。但我们知道,在好多情况下是这些人根本就没 有“为恶”的能力。因而,这就和表扬一个太监守贞操一样无聊。
2
那么,什么是善良?我说,善良是一种能力,它只可能发生在强势的一方(至少要旗鼓相当)。比如狼吃小羊,羊是没有资格谈善良的,只有当狼将羊缚住的时候, 狼突然念及羊的温柔、沉默,决定不吃了,善良就发生了。就像《伊利亚特》中的英雄阿喀琉斯,在勇敢地将敌人赫克托耳杀死后,又残忍地将他的尸体拖在战车后 奔跑,是老王普里阿摩斯的丧子之痛和跪求归还儿子的揪心悲伤感动了他,使他最终才归还了赫的尸首。
但问题的关键是,感动不了怎么办?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老王普里阿摩斯碰到的不是古希腊神话中那个英勇而任性、冷酷而不失同情心的英雄,而是《天龙八部》中 的南海鳄神和云中鹤,结局又会怎样?事实上,弱者的辛酸和眼泪也并不是总能“感动”救世主和神仙皇帝。信阳农民的吃草根、树皮和观音土就没有感动行署官 员;中国人在七十年代放弃战争赔款的大度也没有使一个以野蛮和骄纵著称的种族从“军国主义”的美梦中醒转;东郭先生把狼从猎人的追捕中救了出来,狼不但不 感激,反而凶相毕露、要他喂肚皮。
这种种事实说明了弱者把解民于倒悬的愿望寄托在强者的“善念一动”上是危险的,因为这需要强者本人太多的素质。假如他们一个个仁爱如耶稣、慈悲如佛佗,我 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但问题是,如果强势集团中真是耶稣、佛陀这样的人掌权,弱者压根儿就不会“倒悬”。《新约全书》告诉人们:“不要与恶人作对”,“要 爱你们的仇敌”,作为一种宗教理想,这显示了智慧赋予人的宽忍和坚毅,没有什么不对。但假如仇敌是狼呢?假如我们明知道救它一千次它也不会悔改呢?假如我 们明知道,一旦它摆脱困境就会反过来伤害我以及别的人呢?我们也一定得作东郭先生么?
——依我看,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我们不妨先信奉《旧约》,那上面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那就是说,有人要打你的 右脸,你可以给,但他又要打左脸,你就可以回他一个耳光,因为这么容忍的结果,是他完全有可能会卸掉你的左腿和右腿;有人要拿你的里衣,你可以给,但他又 要拿外衣,你就不妨连里衣也抢回来,因为这么容忍的结果,是他完全有可能要提出扒你的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