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hina Quarterly论文速递 教育改变命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31-2015 12:1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焖锅主厨和熊易寒教授 谈笑风生

这是“论文大焖锅”第365篇推送

复旦大学国关小王子熊易寒教授以唯一作者发表在China Quarterly最新论文“The Broken Ladder: Why Education Provides No Upward Mobility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考察了教育对农民工子女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截至2010年,中国城市中的农民工已达两亿多人。与此相应,农民工子女同样数量庞大、增长迅猛,成为当今中国的一大重要社会经济现象。其中,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便是广受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作者试图探究教育是否有助于农民工子女向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

不少学者认为,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促使个体向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然而,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教育是精英垄断资源的一种方式,只会造成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亦即在原有差距的基础上,教育使子女只能维持与父母类似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无法向更高水平流动。那么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中国环境中,哪一种机制在起作用呢?

本文作者基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农民工子弟数据进行实证考察,具体分析到底是教育改变了农民工子女的命运,还是仅仅促成了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通过在杨浦区搜集251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作者发现至少就该地区而言,教育并未能成为农民工子女向上层攀升的得力阶梯,而只是促成了本阶层的再生产,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地位依旧如故。由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典型性,谨慎地将这一结论推广到更大范围亦并非不可。

进一步地,作者还分类考察了这一作用的内在机制。在中国的二元结构下,尽管农民工子女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他们的户籍不在城市。因此,除非缴纳一大笔借读费,否则农民工子女便无法到本地公立学校就读,而只能接受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次等教育。在现实中,借读于本地学校和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情况并存,而且两者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机制分析时,作者对这两类情况进行了分别考察。在作者搜集的224位农民工子女中,有69位借读于本地公立学校,有155位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基于这一样本,作者分析发现,在本地公立学校中,“天花板效应”阻碍了农民工子弟的向上流动。亦即,尽管在本地公立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在与周围世界的接触中,农民工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始终保持对未来发展的低预期。这种低预期构成了“天花板”,使得农民工子女丧失学习的动力与向上层流动的机会。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由于整体环境较差,大家普遍不热爱学习,甚至形成了一种“反学校文化”,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无从发挥,更遑论使农民工子女向上流动了。最后,为什么本地公立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会对未来持低预期呢?为什么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反学校文化”?作者从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四个角度进行了简单讨论。论文请点该公共帐号。

微信公共帐号“论文大闷锅”每日推送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自然科学期刊最新内容。本帐号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硕博士及其团队负责。欢迎媒体及学界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联系邮箱paperexpress@sina.cn。查看以前推送:点“论文大闷锅”并选择“查看历史消息”。搜寻帐号: PaperExpr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