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华芳:破解共同的难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12-2012 18:2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签: 中国模式 城市化 贫富差距 劳动力 就业 宅基地 财产性收入 财经        分类: 看不见的手
破解共同的难题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型社会主义国家、非洲战乱动荡国家有何相似之处?贫富差距问题。事实上,贫富差距恐怕是全世界国家都有的通病了。
与通常的印象不同,美国贫富差距的严重程度可能超过一般的估计,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后,未能迅速复苏的经济成了“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背景,而1%与99%的口号也从侧面印证了贫富差距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在大选之年,美国劳工部的最新就业数据出人意料,失业率降至9%以下,2011年12月份预计到大选日会降至8.4%。而美联社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的失业率已经降至8.3%,有望在大选日降至8%。虽然这对奥巴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但前路绝不轻松。
美国的经验是经济刺激计划以促进就业、对低收入家庭的税收减免和福利补贴政策、以及增加低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政策。但中美两国的情况非常不一样,对美国有效的经济政策未必能在中国发挥同样的功效,反过来也是一样。
事实上,中国尽管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没有美国严重,但在大手笔刺激经济方面却不逊色,而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刚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的预期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在调低GDP增长幅度到7.5%之后,要同时完成控制失业和通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有大量关于“民工荒”的报道,但这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失业、工作的结构性不匹配和户籍引发的城乡隔阂所致。而且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可能并没有反映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中。
总体而言,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政策不外乎“增收、减免和补贴”三个方向以缩减贫富差距,这是中美乃至世界各国都应该共同面对的。但在具体的政策细节上,各国的经验是否能够通用,则存在很大的疑问。
就中国而言,减免税收的政策往往难以真正落实到需要减免的低收入家庭身上,因此全面取消某些税种或者对此进行类似“农业税改革”一般的改革,或能对农村低收入家庭有所帮助。但这并不能改善城乡差距和在城市以及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
是以,补贴往往在中国成为重要的手段。而补贴面临的问题是“贫困县积极花钱争取贫困县资格”的悖论,因为补贴也往往难以补贴到需要的人手里。即便是补贴低收入者能行之有效,也不足以使这些人脱离贫困状态。
因此在应对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上,增收是关键。而增收的关键是减少政策壁垒和落实法律的规定。减少政策壁垒方面尤其是要放开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劳动力能自由流动,寻找到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增加工资方面的收入;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落实法律的规定,以便增加财产性收入,例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落实保障“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真正增加低收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刊于《财经》2012年第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