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薛兆丰:世界二战不是走出大萧条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21-2009 17:1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www.ipencil.org/ablog/?p=2064
薛兆丰:世界二战不是走出大萧条的原因
2009年02月18日 16:25 铅笔经济研究社 admin



有些人人认为打仗可以刺激经济。他们有时举例说,美国之所以走出大萧条,是因为打了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打塔利班和伊拉克打了八年。这些仗是否值得打,又应该怎么打,这里不讨论,但是否促进了美国的内需,或是否促进了美国的内供,从而改善了美国经济,则有明确答案:打仗对经济有净损害。这是说,在战争中花1 元,其产出的价值少于1元。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乘数”小于1。这本来很容易理解。打仗真能使国家富强,那也就不用真的杀人了,把弹头去掉,全民常年搞国际军事演习吧。


哈佛大学宏观经济学家巴罗(Robert Barro)日前发布短文“乘数的巫术(Voodoo Multipliers)”(见这里)介绍他对二战投入的乘数的实证研究。其研究表明乘数为0.8,而考虑其他因素,他认为若在和平年代搞刺激经济的计划,其乘数将会更低。巴罗写道:


凯恩斯主义者通常认为二战的财政扩张刺激了经济,最终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条。我在《宏观经济学:一种现代方法》中作了估算,二战增加了美国国防开支5,400亿美元,而经济增长了4,300亿美元,乘数为0.8。换言之,战争降低了国民收入,而主要的损失出自私人投资、政府非军事采购和净出口,而个人消费支出变化则很小。


In any event, the usual Keynesian view is that the WWII fiscal expansion provided the stimulus that finally got the U.S. economy out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 I have estimated (in my book Ma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that World War II raised U.S. real defense expenditures by $540 billion (1996 dollars) per year at the peak in 1943–44, amounting to 44% of trend real GDP. I also estimated that the war raised real GDP above trend by $430 billion per year in 1943–44. Thus, the multiplier was 0.8 (430/540). The other way to put this is that the war lowered components of GDP aside from military purchases. The main declines were in private investment, non-military parts of government purchases, and net exports—personal consumer expenditure changed little.


最近一项调查也指出了大量的支持相同观点的研究证据(见这里):


关于体育馆、运动场、运动特许经营和超大型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有着大量的而且是与日俱增的“经同行评议”的经济学文献。这些文献都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能说明这些活动为社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或提高了它们的收入或税入的。


The large and growing peer-reviewed economics literature on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stadiums, arenas, sports franchises, and sport mega-events has consistently found no substantial evidence of increased jobs, incomes, or tax revenues for a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any of these things.


乔治·梅森大学的威廉斯(Walter E. Williams)则在2001年写道(见这里):


弗里德曼总是提醒我们,世界上只有两种经济学家——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那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呢?就看他们会不会说世界上会有免费午餐。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但“免费午餐经济学家”却会告诉你“二战把我们带出了大萧条”、“建筑体育馆能刺激就业”、“垄断者想定多高的价格就能定多高的价格”、“政府支出有益于经济”、“贸易盈余是好的而贸易赤字是坏的”。因为我(在梅森经济系里)的同事都是好的经济学家,所以你不会从他们的嘴里听到这些胡说八道。


My friend and colleague Nobel Laureate Milton Friedman always reminds us there are only two kinds of economists - good economists and bad economists. We’re good economists. … You say, “Nobody’s going to admit that they’re a bad economist so how can we tell the difference?” See if the economist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a free lunch. We all know that there’s no free lunch but free-lunch economists will tell you things such as: WWII got us out of the Depression; building sports arenas will stimulate employment; monopolies can charge any price they wish; government spending is good for the economy; and trade surpluses are good and trade deficits are bad. Since my colleagues are good economists, you’ll hear no such nonsense from them.


本文选自薛兆丰新制度主义网站:http://xuezhaofeng.com/blog/?p=731


相关阅读:


析“体育经济”
什么令人丧失信心
扩张财政旧神话,东亚政客新说辞
Robert J. Barro, “Voodoo Multipliers,” at http://www.bepress.com/ev/vol6/iss2/art5/
Dennis Coates1 and Brad R. Humphreys2, “Do Economists Reach a Conclusion on Subsidies for Sports Franchises, Stadiums, and Mega-Events?” Econ Journal Watch, Volume 5, Number 3, September 2008, pp 294-315, at http://www.aier.org/ejw/archive/do-economists-reach-a-conclusion/doc_download/3626-ejw-200809   
Walter E. Williams, “A Dynamite Economics Department,” at http://www.gmu.edu/departments/economics/wew/articles/01/dynamitedept.html
张五常,2008年12月,“何日君再来?”(“三十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到四十年代终于脱身,不是因为政府大花钱鼓励内需,而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关阅读
中国难以避免大萧条 (5)
欧鲁克:亚当?斯密笑到最后 (0)
摩托罗拉的往昔时光 (3)
张五常:救金融之灾有三派之别 (5)
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20)

“薛兆丰:世界二战不是走出大萧条的原因”得到4 个点评

   1. XP 09-02-19 2:04 下午

      哈哈,薛兆丰跟张五常铆上了~~
      不过我觉得,张教授所说二战使美国摆脱萧条,并不是指战争促进了人民财富增加;或者战争可以促进了经济增长,这点他自己都明确驳斥过。
      但这样说的逻辑关系,我也搞不清楚。

   2. rzxct 09-03-13 9:14 下午

      显然诸位把问题混淆了,如果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目标,谈论走出危机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以经济总量为目标,而且扣除价格因素的话,没有经济危机一说。因为危机时期,设备照样还在那里,只不过是生产出来产品卖不出去而已,并不是说没有那个生产能力了。
      如果以失业为解决对象,那么我国财政收入还可以,直接发钱给农民工从长江里运水去新疆,瞬间解决失业问题。
      显然,解决经济危机问题是指,经济的产出在潜在产出上。在二战时期,美国的男人外出作战,国内的生产由女人负责,仅仅女人的产出已经能够保证美国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同时还能维持巨额的战争装备(美国为中英苏三国提供军事装备),而如果没有战争,这些男人们加上在战争时生产的妇女,就几乎能够产生两倍的产品,这两倍的产品数量将使得供给激增导致价格暴跌,资本家为了利润,被迫减少生产,导致大规模的失业。这些超出的生产力就是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的原因所在。
      如果你能认识到美国二战时期的巨大的生产能力,这时美国用远比平时更少的劳动力,生产了远比平时多的产品,你就能理解到如果没有战争,而劳动力全部工作时,会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了。

   3. rzxct 09-03-13 9:22 下午

      当然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贵族是不会失业的,达尔文先生赋闲在家几十年,没事了研究研究进化论,但是达尔文不是失业者,凯恩斯也很富裕,又学识渊博,不仅懂得经济学,还懂哲学和逻辑,所以他也不会失业。农民也不会失业,因为他们有生产资料,可以自己控制生产。
      但是,工人会失业,工人没有生产资料,一旦失业,就会导致有饿死的危险,而会饿死的人会成为社会动荡的根源。这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问题的由来。
      如果工人失业之后,可以像机器一样闲置,那么我们就不会有失业问题一说。农民们冬季把生产工具放在家里闲置,但是他们从来不说这些工具失业了。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当工人的生产的产品超出了工人能够购买到的,那么工人就会失业,因为资本家是唯利润是图的,他们不会养着闲人,他们企图让工人尽可能努力生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会失业的由来。

   4. rzxct 09-03-13 9:30 下午

      弗里德曼认为建筑体育馆不会刺激经济,是因为弗里德曼不认为这个会增进产品总量,我认为弗里德曼的说法完全正确。但是问题是工人并没有贵族特权,不能不工作还能拿到很好的收入。工人一旦失业,面临的是饿死的问题,如果你不想国内暴乱,也不想让工人饿死,那么你应该建设一个体育馆以便于给工人发钱。如果这些工人没钱或者饿死了,资本家就不能通过卖给这些工人产品牟利,如果这些工人暴乱,那么资本家的工厂会被没收。
      而且资本家不是开慈善院的,他们不会允许工人形成和自己一样富裕的生活方式。如果鲁滨逊每年可以生产5000斤粮食,而他每年只需要1000斤的话,那么他会把剩下的五分之四的时间用来玩耍,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会裁减五分之四的工人。的确,挖窟窿不会带来社会产品总量的增加,但是如果不挖窟窿,另外五分之四的人就会没钱买资本家的工厂的产品了,只能饿死了,于是需求的减少只会导致新一轮的裁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