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场现代化》敛财:4年内版面费收入数千万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6-2009 21:4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211.151.93.61/CJFD/big/SCXH.jpg



2009年04月22日 06:57  中国青年报

一月3期,一期399页、200余篇论文,每个页码索价600元

  实习生 田国磊 马慧娟 本报记者 叶铁桥
图片

  “《商场现代化》4年内版面费收入就以数千万元计!”近日,一名举报者给中国青年报发来电子邮件,声称“自从2004年起,这个刊物开始疯狂敛财。”

  “现在他们每月出版3大本,以所谓旬刊的形式,每期近400页,每期20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就一两页。”这名举报者写道,“仅在2006年,《商场现代化》就登载论文7961篇(期刊网随便一查便知),按当时每篇上千元的版面费计算,仅在2006年,该刊就敛财上千万元。”

  举报者认为,虽然对期刊收取版面费的现象存有争议,但如果是为了学术期刊的生存,还在情理之中。然而,如果大肆增刊扩版,通过版面费可能存在的争议卖版面敛财,这种做法断然不可取。

  根据举报内容,记者展开了调查。

  投稿后,多位编辑回复“可以发表”,并标明价格

  按照《商场现代化》网站提供的邮箱,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在校研究生的身份,向《商场现代化》的数名编辑投递了论文。

  两天内,记者共收到该社王编辑、鲁编辑等5封“可以在本刊发表”的邮件回复。5封回复均提到了发表论文的收费标准:“经济类文章每版600元 2400字(以字符数不计空格为准,不含图表);非经济类文章(涉及教育、教学、高职、师生类文章)每版800元2400字。开发票另交8.5%的税。”

  3月2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在校研究生的身份,以直接到编辑部交钱为由,与《商场现代化》的王海涛编辑取得联系,暗访了位于北京三里河东口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院内的《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该社的办公地点在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11号楼的二层。在一间标有《商场现代化》字样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王海涛编辑。

  “一个版面600元,你的文章要用两个版面,一共1200元。现在交钱的话,就可以把发表通知单给你。”王海涛将一个盖有“商场现代化”印章的“发表通知单”递了过来。

  记者表示版面费太高,探询降价的可能性。

  王海涛说,现在已经够便宜的了,以前确定是全国核心期刊的时候,收费标准是每个版面1200元,“如果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成为核心期刊的话,我们的价格还是会升回去的。”

  “现在为什么便宜了?”

  “感觉这次评上核心期刊的希望不大,我们打个对折,算是过渡期。”王海涛说。

  “为什么预感评不上?”

  “呵呵,咱们这个期刊挺厚的。”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投稿时,王海涛称,“这些作者大都是研究生和年轻教师,这些论文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毕业和评职称,很多人也就是凑合着弄一篇意思意思。”

  她说,核心期刊的版面一般都很少,被一些专家作者占满了,没有那么多空余的版面给你们这样的作者留着。如果没有特别硬的关系,你就是直接到编辑部把钱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给你发,花钱还得找人,“说得俗一点就是,他们是认人不认文章,而我们是认文章不认人。”

  当记者询问期刊的发表标准和审稿程序时,王海涛解释道,“首先论文要符合我们期刊的定位,也就是说论文的主题要和市场经济有关联,在符合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我们会对来稿进行‘三审’,主要看存不存在抄袭的情况,现在从网上直接抄袭过来的稿件太多了,如果一个作者是把别人的文章全文复制下来的,肯定是不能发表的。”

  可事实上,记者在暗访之前,从论文网随便搜索了一篇关于房地产发展的论文,直接复制发送到了王海涛的邮箱,3月25日8时40分发的邮件,当天9时50分就收到了“论文已通过审核,可以在本刊发表”的回复。

  此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又通过多人的多次尝试,将在网络上搜索的论文发到《商场现代化》的投稿邮箱,标题、格式、甚至署名都不用改,得到的都是“ 可以在本刊发表”的邮件回函,并标明了价格。在未得到作者的回复两天之后,又会有一封邮件告诉作者可以发表,请尽快和编辑联系。

  记者随后联系到在《商场现代化》2009年4月上旬刊(总第571期)上发表论文的石家庄某职业学院教师崔某,他向记者证实他的占了一页半版面的论文花了900元,但没开发票。

  被指“钱稿交易,见文就发”

  对于《商场现代化》是否通过2008年核心期刊评审的问题,该杂志社的王海涛先是称,“评审结果原应在2008年9月发布,可能受奥运会的影响而推迟了,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

  随后他又说:“北大那边的一审二审我们都通过了,三审是邀请全国各地知名度较高的专家教授、院长进行评审,在这一环节我们的希望就不大了。”

  而另一名自称姓翟的编辑也坦承,“杂志现在已经不是核心期刊了,2008年版北大核心期刊的评价结果,杂志社也已经知道。”但在翟编辑发出的“通过审稿”的邮件中,仍有这么一段文字:“2008版的核心期刊目录网络版还没有公布,请您汇款时考虑周全。”

  在记者收到的5封来自《商场现代化》编辑的邮件回复中,仅有鲁艳敏编辑的邮件中,明确有“我刊(指《商场现代化》——记者注)现已调为国家级普通期刊”的声明。

  鲁编辑后来也表示,是“因为杂志太厚了才被调整出核心期刊的”。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选项目主要负责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编蔡蓉华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新一期的核心期刊评选已经结束,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也已对外公开发行。

  “《商场现代化》没有被收录到最新的核心期刊目录。它是被专家评审拉下来的,理由就是钱稿交易,见文就发。”蔡蓉华说。

  蔡蓉华介绍,一般情况下,在专家评审环节被拉下来的刊物很少,“拉下来的都是做得太不像话了。”

  尽管没有入选2008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但2009年出版的10期《商场现代化》的封面上仍都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醒目标识。

  蔡容华对此的反应是:“这是期刊自身的行为,我们也无法监控。”

  而所谓的“本刊编审指导学术顾问”也受到了质疑。一位被列入《商场现代化》学术顾问的学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在一个关于期刊的年会上,《商场现代化》的负责人说他们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得到我的支持,请我做个学术顾问,他们说不用参与具体的工作,与杂志的业务管理和经营也没有任何联系。会上都是熟人介绍认识,也不好推辞,具体让我们做什么工作,由于这段时间比较忙,我也不知道。”

  是合理收费还是借版面费敛财

  一位编辑在“商场现代化”的博客上发表了“杂志社诚征兼职代理”的日志,并留下了即时通讯联系号码。在与记者的网络联系中,此人表示,“杂志对外公开的版面收费标准是700块钱一个页面,能拉到论文在《商场现代化》发表,代理者就可以挣取一定的提成。”

  与此相印证的是,5名《商场现代化》编辑在邮件回复中提供的汇款账号各不相同。而如果通过邮局汇款的话,各个编辑也强调一定要把收款人填写为指定的某个编辑。对此,该期刊黎编辑称,“杂志实行的是编辑负责制,谁给你审稿谁就收你钱,而在杂志封面公布的银行账号只是留作广告业务用的。”

  这种收取版面费的行为是否合理?

  在《商场现代化》的网站(www.shangchang.com.cn)主页上,记者看到,其中列有一个名为“我国关于论文发表费的部门规章及政策文件例证”的栏目。点击进去以后,记者发现,里面一共列举了6个文件,收取版面费相关条款也一一罗列在表格中。

  如序号1文件《能源部、水利部〈水利电力系统自然科技期刊管理办法〉》罗列的相关文件是“十二、……对科学技术成果在期刊发表,编辑部可适当收取一定的发表费”;序号2文件《机电部关于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后面,罗列的是“第三十九学术性科技期刊刊登科技研究论文,可适当收取发表费”;序号3 文件《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收取发表费暂行办法》,罗列的是“……科研经费本身包括科研论文发表所需的费用。科技论文的发表是一种有偿服务。”

  “机电部都不存在了,这个文件怎么会一直有效”,上述举报者称,罗列的文件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对这些文件断章取义!我看到过《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收取发表费暂行办法》相关条文,第三条对收发表费的范围是这样规定的:‘只对国家基金项目和属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文章收取发表费,对纯属个人的研究成果文章一律不收取发表费’,第四条原则和办法也规定:‘一切来稿均需经过审稿程序进行严格评审,确认符合发表标准后,方能通知收取发表费。不得以收取发表费方式变相出售版面。’”

  记者随后与《商场现代化》副社长李凡通过电话取得了联系,当得知记者采访的是版面费问题,李凡说:“收版面费的现在不是多着吗?你应该去新闻出版总署了解一下,现在很多学术期刊,包括学报什么的,都收版面费。”

  “月刊变旬刊和增加页码是怎么考虑的?”

  “期次增多这是新闻出版总署批的呀,我们是正刊,又不是非法期刊,……旬刊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批了的。”李凡说。

  记者问:“新一期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没有你们,为什么还标注在封面上?”

  “那个书没出版呢,你看到那个书了吗?你没有拿到书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从内部打听的结果,没有我们。”

  “《商场现代化》主页上‘我国关于论文发表费的部门规章及政策文件例证’是你们收集的关于收版面费的依据吗?”

  “网站上要有就是吧,我不知道,没注意网站。”

  当被问及2008年《商场现代化》的整体收入时,李凡说“你这个管得了吗?这个你也问啊?”,随即挂断了电话。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4-26-2009 21:41:05 | 只看该作者

《商场现代化》敛财:4年内版面费收入数千万元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http://211.151.93.61/CJFD/big/SCXH.jpg



2009年04月22日 06:57  中国青年报

一月3期,一期399页、200余篇论文,每个页码索价600元

  实习生 田国磊 马慧娟 本报记者 叶铁桥
图片

  “《商场现代化》4年内版面费收入就以数千万元计!”近日,一名举报者给中国青年报发来电子邮件,声称“自从2004年起,这个刊物开始疯狂敛财。”

  “现在他们每月出版3大本,以所谓旬刊的形式,每期近400页,每期20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就一两页。”这名举报者写道,“仅在2006年,《商场现代化》就登载论文7961篇(期刊网随便一查便知),按当时每篇上千元的版面费计算,仅在2006年,该刊就敛财上千万元。”

  举报者认为,虽然对期刊收取版面费的现象存有争议,但如果是为了学术期刊的生存,还在情理之中。然而,如果大肆增刊扩版,通过版面费可能存在的争议卖版面敛财,这种做法断然不可取。

  根据举报内容,记者展开了调查。

  投稿后,多位编辑回复“可以发表”,并标明价格

  按照《商场现代化》网站提供的邮箱,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在校研究生的身份,向《商场现代化》的数名编辑投递了论文。

  两天内,记者共收到该社王编辑、鲁编辑等5封“可以在本刊发表”的邮件回复。5封回复均提到了发表论文的收费标准:“经济类文章每版600元 2400字(以字符数不计空格为准,不含图表);非经济类文章(涉及教育、教学、高职、师生类文章)每版800元2400字。开发票另交8.5%的税。”

  3月27日,中国青年报记者以在校研究生的身份,以直接到编辑部交钱为由,与《商场现代化》的王海涛编辑取得联系,暗访了位于北京三里河东口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院内的《商场现代化》杂志社。

  该社的办公地点在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11号楼的二层。在一间标有《商场现代化》字样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王海涛编辑。

  “一个版面600元,你的文章要用两个版面,一共1200元。现在交钱的话,就可以把发表通知单给你。”王海涛将一个盖有“商场现代化”印章的“发表通知单”递了过来。

  记者表示版面费太高,探询降价的可能性。

  王海涛说,现在已经够便宜的了,以前确定是全国核心期刊的时候,收费标准是每个版面1200元,“如果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成为核心期刊的话,我们的价格还是会升回去的。”

  “现在为什么便宜了?”

  “感觉这次评上核心期刊的希望不大,我们打个对折,算是过渡期。”王海涛说。

  “为什么预感评不上?”

  “呵呵,咱们这个期刊挺厚的。”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投稿时,王海涛称,“这些作者大都是研究生和年轻教师,这些论文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毕业和评职称,很多人也就是凑合着弄一篇意思意思。”

  她说,核心期刊的版面一般都很少,被一些专家作者占满了,没有那么多空余的版面给你们这样的作者留着。如果没有特别硬的关系,你就是直接到编辑部把钱给他们,他们也不一定给你发,花钱还得找人,“说得俗一点就是,他们是认人不认文章,而我们是认文章不认人。”

  当记者询问期刊的发表标准和审稿程序时,王海涛解释道,“首先论文要符合我们期刊的定位,也就是说论文的主题要和市场经济有关联,在符合这个大前提的情况下,我们会对来稿进行‘三审’,主要看存不存在抄袭的情况,现在从网上直接抄袭过来的稿件太多了,如果一个作者是把别人的文章全文复制下来的,肯定是不能发表的。”

  可事实上,记者在暗访之前,从论文网随便搜索了一篇关于房地产发展的论文,直接复制发送到了王海涛的邮箱,3月25日8时40分发的邮件,当天9时50分就收到了“论文已通过审核,可以在本刊发表”的回复。

  此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又通过多人的多次尝试,将在网络上搜索的论文发到《商场现代化》的投稿邮箱,标题、格式、甚至署名都不用改,得到的都是“ 可以在本刊发表”的邮件回函,并标明了价格。在未得到作者的回复两天之后,又会有一封邮件告诉作者可以发表,请尽快和编辑联系。

  记者随后联系到在《商场现代化》2009年4月上旬刊(总第571期)上发表论文的石家庄某职业学院教师崔某,他向记者证实他的占了一页半版面的论文花了900元,但没开发票。

  被指“钱稿交易,见文就发”

  对于《商场现代化》是否通过2008年核心期刊评审的问题,该杂志社的王海涛先是称,“评审结果原应在2008年9月发布,可能受奥运会的影响而推迟了,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

  随后他又说:“北大那边的一审二审我们都通过了,三审是邀请全国各地知名度较高的专家教授、院长进行评审,在这一环节我们的希望就不大了。”

  而另一名自称姓翟的编辑也坦承,“杂志现在已经不是核心期刊了,2008年版北大核心期刊的评价结果,杂志社也已经知道。”但在翟编辑发出的“通过审稿”的邮件中,仍有这么一段文字:“2008版的核心期刊目录网络版还没有公布,请您汇款时考虑周全。”

  在记者收到的5封来自《商场现代化》编辑的邮件回复中,仅有鲁艳敏编辑的邮件中,明确有“我刊(指《商场现代化》——记者注)现已调为国家级普通期刊”的声明。

  鲁编辑后来也表示,是“因为杂志太厚了才被调整出核心期刊的”。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选项目主要负责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编蔡蓉华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新一期的核心期刊评选已经结束,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也已对外公开发行。

  “《商场现代化》没有被收录到最新的核心期刊目录。它是被专家评审拉下来的,理由就是钱稿交易,见文就发。”蔡蓉华说。

  蔡蓉华介绍,一般情况下,在专家评审环节被拉下来的刊物很少,“拉下来的都是做得太不像话了。”

  尽管没有入选2008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但2009年出版的10期《商场现代化》的封面上仍都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醒目标识。

  蔡容华对此的反应是:“这是期刊自身的行为,我们也无法监控。”

  而所谓的“本刊编审指导学术顾问”也受到了质疑。一位被列入《商场现代化》学术顾问的学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在一个关于期刊的年会上,《商场现代化》的负责人说他们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得到我的支持,请我做个学术顾问,他们说不用参与具体的工作,与杂志的业务管理和经营也没有任何联系。会上都是熟人介绍认识,也不好推辞,具体让我们做什么工作,由于这段时间比较忙,我也不知道。”

  是合理收费还是借版面费敛财

  一位编辑在“商场现代化”的博客上发表了“杂志社诚征兼职代理”的日志,并留下了即时通讯联系号码。在与记者的网络联系中,此人表示,“杂志对外公开的版面收费标准是700块钱一个页面,能拉到论文在《商场现代化》发表,代理者就可以挣取一定的提成。”

  与此相印证的是,5名《商场现代化》编辑在邮件回复中提供的汇款账号各不相同。而如果通过邮局汇款的话,各个编辑也强调一定要把收款人填写为指定的某个编辑。对此,该期刊黎编辑称,“杂志实行的是编辑负责制,谁给你审稿谁就收你钱,而在杂志封面公布的银行账号只是留作广告业务用的。”

  这种收取版面费的行为是否合理?

  在《商场现代化》的网站(www.shangchang.com.cn)主页上,记者看到,其中列有一个名为“我国关于论文发表费的部门规章及政策文件例证”的栏目。点击进去以后,记者发现,里面一共列举了6个文件,收取版面费相关条款也一一罗列在表格中。

  如序号1文件《能源部、水利部〈水利电力系统自然科技期刊管理办法〉》罗列的相关文件是“十二、……对科学技术成果在期刊发表,编辑部可适当收取一定的发表费”;序号2文件《机电部关于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后面,罗列的是“第三十九学术性科技期刊刊登科技研究论文,可适当收取发表费”;序号3 文件《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收取发表费暂行办法》,罗列的是“……科研经费本身包括科研论文发表所需的费用。科技论文的发表是一种有偿服务。”

  “机电部都不存在了,这个文件怎么会一直有效”,上述举报者称,罗列的文件存在许多问题。“他们对这些文件断章取义!我看到过《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收取发表费暂行办法》相关条文,第三条对收发表费的范围是这样规定的:‘只对国家基金项目和属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文章收取发表费,对纯属个人的研究成果文章一律不收取发表费’,第四条原则和办法也规定:‘一切来稿均需经过审稿程序进行严格评审,确认符合发表标准后,方能通知收取发表费。不得以收取发表费方式变相出售版面。’”

  记者随后与《商场现代化》副社长李凡通过电话取得了联系,当得知记者采访的是版面费问题,李凡说:“收版面费的现在不是多着吗?你应该去新闻出版总署了解一下,现在很多学术期刊,包括学报什么的,都收版面费。”

  “月刊变旬刊和增加页码是怎么考虑的?”

  “期次增多这是新闻出版总署批的呀,我们是正刊,又不是非法期刊,……旬刊也是新闻出版总署批了的。”李凡说。

  记者问:“新一期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没有你们,为什么还标注在封面上?”

  “那个书没出版呢,你看到那个书了吗?你没有拿到书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从内部打听的结果,没有我们。”

  “《商场现代化》主页上‘我国关于论文发表费的部门规章及政策文件例证’是你们收集的关于收版面费的依据吗?”

  “网站上要有就是吧,我不知道,没注意网站。”

  当被问及2008年《商场现代化》的整体收入时,李凡说“你这个管得了吗?这个你也问啊?”,随即挂断了电话。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