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国海外能源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8-2009 10:4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刊于本周《纵横周刊》纵论

11月23日,一则有关石油的新闻传到国内。厄瓜多尔政府于今年10月12日以总统令形式宣布,提高针对国外石油公司征收的特别收益金率(即征收外国石油公司因石油价格上涨而超出原来销售合同价格利润的一部分),从原来的50%提高到99%。中石油等国内能源巨头在厄瓜多尔的投资顷刻间面临着“打水漂”的危险。受此消息影响,中石油的国内A股股价继续下挫至33.75元,为上市以来最低价。中国能源外交政策再受重创。

厄瓜多尔政府此举并非心血来潮,也绝非刻意针对中石油一家。2006年4月,厄瓜多尔议会便通过了一项石油改革法案,规定外国公司必须将因石油价格上涨而超出原销售合同价格所获利润的50%上缴厄国政府。厄议会此举,曾有评论认为是厄政府受到邻国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左翼政府相继推行能源国有化政策的影响,迫于国内民族主义压力而做出的。但这显然误读了厄瓜多尔的国内政局状况,自2006年现任总统拉斐尔·科雷亚上台以后,厄瓜多尔能源政策显现出不可逆转的国有化倾向。热衷于将自己打扮成“厄瓜多尔的查韦斯”的科雷亚,在上台之前便被视为拉美新兴左翼政治的代表。与行伍出身的查韦斯和农民出身的莫拉雷斯不同,科雷亚是名副其实的左派知识分子出身,而且是在美国伊力诺依大学获得的经济学博士学位。科雷亚领导的“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在竞选时便提出“能源国有化”的主张。这样一位总统,通过修改《石油法》来卡住外国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利润之源,实在再正常不过。

更有趣的是,在去年4月通过“外国石油公司特别收益金”法案后,2006年5月,厄政府便终止了与美国西方石油公司(OXY)1999年与厄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石油合同,并将其资产和设施收归国有。厄政府指责OXY未经厄瓜多尔能源部的批准,在2000年擅自将位于亚马逊地区的15号油田的40%权益转让给加拿大恩卡纳(EnCana)石油公司。然而,正是这家恩卡纳石油公司,在2005年9月,以14.2亿美元的低廉价格,匆匆将手中持有的在厄5个石油区块的资产和开发权益转让给中石油和中石化合资组建的安第斯石油公司(Andes Petroleum Corp)。当时,中石油、中石化方面对以如此低价获得恩卡纳公司在厄资产颇为“窃喜”,而今看来,这不过是恩卡纳公司提早察觉在厄投资的政治风险,金蝉脱壳之策罢了。而中石油、中石化方面,在科雷亚上台之后便再也没有窃喜的心情了。到了现在,恐怕更是欲哭无泪。保守估计,中石油等中资石油公司此次因特别收益金率提高而遭受的投资损失总额不会低于20亿美元。

事实上,代表中国政府实施能源外交战略的中石油、中石化、五矿集团等公司,近两年始终没有走出“有奶便是娘”的能源投资陷阱。先是在苏丹,不仅受到眼下愈演愈烈的达尔富尔人道危机的政治牵连,更是在之前误判苏丹执政当局的政治资信,以至于中石油作为苏丹国际石油财团的大股东权益频频受到苏丹政府的损害。而后,在巴基斯坦等国屡屡发生的袭击中国企业员工事件,背后也无时不闪现着中国的海外能源战略被卷进所在国国内政治冲突的祸端。

几乎就在中石油遭遇厄瓜多尔变局的同时,又传来中海油将以9亿美元收购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的海上石油区块49.8%股份的消息。(详见本期陶短房研究员的文章)与当初中石油中石化收购恩卡纳公司在厄资产的情形相仿,中海油很有可能籍此次收购而卷入尼日利亚国内最棘手的政治冲突地区,其收购后面临的政治风险之大,将更甚于如今在厄瓜多尔面对的局面。

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中国政府每年为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投资而发布的《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几乎从来不涉及对相关国家的政治风险评估。例如,就在今年,该目录还将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列为海外重点石油投资地。如此轻率的“指导”,只能说明中国政府连起码的海外能源战略政治风险评估能力都较为缺乏,更别说通过积极的官方外交努力来保障维护在海外开拓的能源利益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