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卓别灵:阴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10-2009 07:5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每一次请专家讲新中国文艺发展史,他们都会提到影响了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文艺走向的第一个大事件: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但是末了又都告诉我们,算了,这件事至今不让提。

当代中国出版社在2006年出版了祁晓萍编著的《香花毒草—红色年代的电影命运》,第一个被介绍的毒草电影就是《武训传》。批判《武训传》是从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开始的,而日后被当作电影评论范本的是贾霁的《不足为训的武训》。这篇文章写在毛泽东的社论之前,对影片的批评属于学术讨论范畴。说是学术,立论的角度挺奇怪的,《香花毒草》这样评价:

“这篇文章在中国电影史上意义重大,在于它本来以学术讨论发端,但其中阐述的几个有争议的观点,后来却成为电影审查乃至所有艺术作品审查的主要依据,而这个依据最终变成了一种制约。”

文章中有争议的观点主要是,由否定武训这个人而否定了整个影片,贾霁认为武训没有看到社会的本质,把穷人受苦的原因归结为不识字,没有意识到阶级压迫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既然武训生活的时代已经掀起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为什么他没有革命行动呢?“贾霁的文章完全脱离了电影是一门艺术这一特征,而将电影和历史、现实等同起来。”“贾霁这一棍子又成为文革时给知识分子扣帽子的一个判断标准,艺术家除了为艺术片本身负责,知识分子除了要为知识本身负责,他们还要为艺术片中表现的人物和知识本身的性质负责。这一苛刻的标准导致了一大批脸谱化的文艺形象,高大全成为艺术人物的最高品德。”贾霁还从批判武训的阶级立场上升为批判影片编剧兼导演孙喻的阶级立场,贾霁原文这样写:“武训的幼年分明已经有着对于识字的渴望,为什么一定还要到地狱里去幻游一下子才有所谓的觉悟呢?那一种变态的心理分析所表现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疯癫痴迷患得患失的没落情调,难道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劳动农民所能有的情绪吗?作者在这里尽其能事地做到了一种模糊阶级斗争意识的一种无原则立场的宣传。”

批判《武训传》导致了一场创作思想大混乱,50、51年全国电影年产量有25、6部,52年降为只有2部,原因是大家都不敢写,不敢拍了。又由于这部影片是私营的昆仑电影制片厂拍的,此后私营电影厂迅速消亡。

在现在的很多影评里,还能看到贾霁这篇影评的影子。

好在还是有进步的,电影导演不用在报纸上做检讨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