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一路BBS站telnet客户端发布
一、消费怎样迷惑众生?
今天,“刺激消费”、“拉动消费”似乎成了天然正确的词汇,“消费不足”似乎成了对中国病症的天然正确的诊断。媒体上,可以看到无数专家说,“中国储蓄太高,美国储蓄太低。”如果问他们,什么样的储蓄正合适?他们一定是回答不上来的。专家们说,中国的问题在于老百姓不爱消费,收入结构导致老百姓消费太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老百姓消费太低……消费太低导致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要解决危机,一定要让老百姓消费,要去库存化。
这一切说辞,看起来挺正确的,但实际上,它们却是根本错误的。
关于储蓄和消费,有三重道理。
第一重道理是,人们通过储蓄可以变得更富有。这个道理很简单,从原始社会以来,人们就奉行这个道理。如果没有歪理出现,人们将一直奉行这个道理。
第二重“道理”说,如果大家都储蓄,都少消费,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呢?东西卖不出去,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因此,大家都储蓄的结果是大家都贫穷。信奉这个“道理”的最著名的人是凯恩斯。
咋一看,第二重“道理”对第一重道理构成了致命的打击。是啊,那些提倡储蓄的人怎么就没想到,东西卖不出去会导致人们更穷呢?个人储蓄也许是好的,但如果大家都储蓄,确实会带来灾难啊。
第二重“道理”看起来如此有力,因此它折服了许多人。媒体上流行的专家言论,就是以这重“道理”为根基的。但是,这重“道理”实际却是思维简单化的结果。要识破这重“道理”,必须了解第三重道理。
第三重道理是,人们储蓄不会导致产品卖不出去,相反,人们越储蓄,产品的销路就越大。了解第三重道理的人就不多了。
商品分为两类:资本品和消费品。消费品是指可以直接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商品,资本品则是指不能直接满足消费欲望、但能生产消费品的商品。市场上可以构成3类交换:消费品——资本品、消费品——消费品、资本品——资本品。从这三类交易可以看到,不存在因为大家都储蓄就卖不出产品的情况。如果人们储蓄率提高,那么市场就会接到信号,多生产资本品,人们多交易资本品就是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张三种田,李四打猎。假设张三有大米300斤,李四有野猪肉50斤,他们欲交换之后消费。现在,假定李四不想交换野猪肉消费了,李四也不想交换大米消费了。张三拿大米去换来更多农具,李四拿野猪肉去换来更好的猎枪。市场会根据张三李四发出的价格信号,调整了资源配置,暂时减少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农具和猎枪的生产。很显然,整个社会并不存在无法交易的情况,只是交易的内容和对象变了。
假定全社会原来的储蓄率是70%,人们就交易30%的消费品、70%的资本品。现在全社会的储蓄率提高到80%,人们就交易20%的消费品、80%的资本品。在任何一个储蓄率上,全社会的交易都可以成立。储蓄导致储蓄、消费失衡的说法不能成立。对这个说法,只须追问一句:依你之见,哪个储蓄率才能让储蓄、消费不失衡?是45%,还是57%?我敢保证,他们不可能有答案。
也许有人会问:“我是挣工资的,我只消费了工资的20%,剩下的80%我并没有花呀,这不就会导致一些产品卖不出去吗?”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把钱存在银行,那么这笔钱就被其他人借去投资了;如果你把钱藏在家里,那么你就没参与竞逐商品,投资者面临的价格就要低一点,这相当于你把钱借给他们投资,只不过你没要利息。总之,市场总是根据人们的储蓄倾向,来确定生产多少消费品、多少资本品。
虽然任何储蓄率都不会导致所谓的储蓄、消费失衡,但不同的储蓄率对未来有不同的意义。
张三在新农具的帮助下,比第一年多生产了200斤大米,李四在更好的猎枪的帮助下,比第一年多打了30斤野猪肉,这样,张三可以用500斤大米换李四80斤野猪肉。他们相互为对方的产品扩大了销路,并为自己换回了更多的消费品。
全社会也是如此。社会储蓄率提高,则意味着资本品的生产增加,资本品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产结构,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社会储蓄越多,未来的生产效率越高。普遍的生产效率提高,也为消费品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人们降低眼下消费的比率,但因为未来的消费成本更低,却可以在较低的消费率下,消费更多的商品。两个差不多发展水平的社会,一者消费率为20%,一者消费率为30%,过一段时间以后,前者的发展水平会超过后者。前者即使仍然维持20%的消费率,也可以比后者消费更多的商品,并且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刺激消费,张三不购买农具,李四不购买猎枪,他们的消费永远也不能扩大。全社会也是如此。眼下消费越多,越不能扩大未来的消费能力。
第三重道理是对第一重道理的深化。理解了第三重道理,就不会被第二重“道理”搞糊涂,就会更坚信人类信奉了几千年的道理:储蓄促进发展,消费不会促进发展。
当然,反对消费也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消费。但是这一点恰恰要切记: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了,才应该增加消费。不可能增加了消费,经济就能发展。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多赚钱才能多消费,但不会多消费就能多赚钱。
但是在萧条期,人们明明看到很多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这不是“生产过剩”是什么?特殊时期,是不是就要靠刺激消费来解决问题?请看下一节。
二、刺激消费加重灾难
企业增加利润有两个途径:价格上升和成本降低。如果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需求上升,那么价格就会上升,企业利润就增加。信奉第二重“道理” 的人据此认为,萧条期,消费减少,价格下降,企业亏损,如果刺激消费,价格又会上升,企业摆脱亏损。他们忘了企业增加利润的第二个途径。
企业更常采用的是第二个增加利润的途径。社会储蓄更多的资本品,就降低企业利用资本品的成本,企业可以借助资本品改善生产,提高效率,全社会的财富也因此而丰富。但是,也会有企业生产的商品,其售价不能弥补其成本,这种情况就是生产错误。
当市场不受干预时,也会有很多企业生产错误,但同时也有很多企业盈利,整个市场不会产生经济周期。但是,当政府信贷扩张时,资金成本很低。央行多放出的货币,并没有对应真实资本品的增加,但却让企业家普遍误以为生产的真实成本降低了,于是不恰当地投入更多资本品。但是生产成本是由真实储蓄的资本品决定的,而不是由央行人为压低的资金成本决定的。企业家投入新的生产结构之后,后续配套的资本品缺乏或者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高于商品售价。在信贷扩张下,企业家由此普遍犯错,经济进入萧条。
企业家普遍犯错,并不是生产过剩,而是生产错误。它是在央行误导下,企业家对生产成本预测错误的结果。企业家无法维持生产,导致很多人失业、收入下降,商品售价随之下降,这对企业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信奉第二重“道理”的人却把生产错误理解为生产过剩,并针对“过剩”提出刺激消费、抬高售价的办法。
但是,对于全社会普遍的生产错误,其实恰恰需要用第二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来解决。这个时候,全社会少消费、多储蓄,让资本品增多,让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补足生产结构,企业才能恢复盈利。
比如,某企业投入600万生产A产品,并需要后续投入资金300万。现在市场证明,A产品售价下降,这样的投入是无法收回成本的。如果这家无法维持的企业把资产以400万转让给另一家企业,并且,由于人们增加储蓄,资本品增多,只需后续投入260万就能生产,那么,接盘的企业就能以合算的成本继续生产了。这个过程会伴随着企业的破产和工人的暂时失业。不过在生产过程调整以后,工人就可以继续工作了。当然,不是所有生产结构都可以通过这种调整得到挽救,有些生产结构是彻底错误,无法改作他用,只能视作浪费了。
如果通过刺激消费来维持、抬高售价,那么,人们只能多消费、少储蓄。这样,资本品长时间无法补足,虽然可以暂时挽救企业,但企业只能继续维持高成本的生产方式。这个过程肯定无法长期维持,很快就会遇到更加深重的困难,因为它没有真实储蓄的增加在背后支撑。市场的清算、调整早晚要进行,区别只在于,越早进行,损失越小,复苏越易;拖得越久,损失越大,复苏越难。
刺激消费的论调为什么这么流行呢?首先,是因为第二重“道理”的迷惑性,让很多人误以为储蓄有害。其次,从感情上来说,人们不愿意看到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人们会反问:你说的道理只是长期道理,眼下,我们就看着他们受难么?凯恩斯就说,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但是米塞斯说,长期也不是那么长。维持错误的生产结构,只是暂时的,绝对拖不到“我们都死了”的那一天。它可能连一年都不能维持,但却可能让萧条拖上十年八年。
凯恩斯选择了有蛊惑性的第二重“道理”,又采用了同样有蛊惑性的“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的夸张言辞,这两点恰好刺中了人们的思维缺陷和心理弱点,想不流行也难。
的确,破产、失业对企业和工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央行信贷扩张所导致的企业家普遍犯错,羽毛乱飞网友说,企业家是根据错误的信号作出了 “正确”的判断。其罪不在企业家。企业家其情可悯。似乎要救他们也情有可原。有一种论调就说,既然政府犯了错,难道它不应该继续负责挽救企业么?
但是,只要让政府来挽救企业,就是让政府继续维持过去的错误,其结果是让更多的人陷入灾难。这确实是没办法的事。虽然我个人情感上不希望政府逃脱责任,但理智告诉我,让政府不要再负什么拯救企业的责任,恰恰是最负责任的做法。它唯一可以负责任的地方,就是大力削减政府开支,这是对提高社会储蓄率有利的办法。让它刺激消费绝非让它负责任,而是让它继续犯错。政府此前犯下的错的确无法追究了,人们只能吸取教训,严格限制政府权力,让它少犯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