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方宿舍谋杀案?-试论朱令铊毒案的真凶未必只有一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21-2013 01:5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方宿舍谋杀案?-试论清华女生朱令铊毒案的真凶未必只有一个
楼主:spanisheyes123 时间:2011-02-12 20:34:00 点击:11010 回复:123
上页 1 2 下页  到页
举报 回复 收藏 分享 更多 楼主


东方宿舍谋杀案?-试论清华女生朱令铊毒案的真凶未必只有一个

前日在网上瞎逛看到一篇新闻《旅美北大女化学家投铊毒 杀死清华老公》,这篇新闻里面提到了十几年前的一桩旧案-朱令铊毒案,里面的背景文字深深的让我震惊,这也让我把许多注意转到了这件旧事上。朱令铊毒案我是知道的,但随着时间流逝,目前只有“清华女生”“铊中毒”这两个字眼的印象,对于事件本身,大概印象是最后在很多同学的求助下最后确诊而挽回了性命并且康复了,关于网络求助也完全没有了印象。2006年前后的新一波高潮讨论和媒体报道我也完全不知晓。现在知道朱令实际上根本没有康复,后果如此严重,某种意义上,实际是已经“死亡”了,现在的朱令已经是一个活动的“植物人”而已,100%残疾,智力才7、8岁水平,这让我很震撼很气愤,也完全让我对此事的印象彻底改变。于是,我花了一点时间看了一些网上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以及网友综合的文字,我才知道,这原来是个投毒案啊!而九十年代我们泛泛了解此事的人(一般只通过门户网站新闻稿),从来不知道这是个投毒,一直以为是个“误服”之类的事情或者是谜团,报道重点全在同学们如何自发找资料找答案,协和医院害人不浅如何操蛋上。
我是一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和朱令是同龄人。有着相同的大学时期,相似的大学经历(理工科大学),我了解那时候大学的情况包括清华的(去过很多次清华,表哥是清华的),也了解那时候大学生的面貌。这里我大概谈谈个人的想法:
   首先,朱令是被恶意投毒的,这是很明显的,陈震阳研究员给出的实验报告明确指出朱令头发等测试物中有两个铊浓度峰值,之间曾经解毒好转过(东方时空视频),这不可能是一次投毒延误再发。清华大学的铊盐管理即使再混乱,也不可能莫名其妙出现在朱令的嘴边而且是两次,所以当然是有人故意下的毒。1994春,化学系的郁老师在物化2班的分析化学课上首次提到了铊的毒性,并描述了六十年代清华曾有过的一次铊中毒事故。我相信上课的不止物化2班的同学,应该还有化学系同级却不同专业的某些班级的本科生。这是因为大二的第二学期这种基础课应该还有别的专业也是必修的。那么可以认定,凶手就在这堂课上,她头一次听到了铊盐的毒性、效果和相干案例,这不排除她日后还到图书馆查阅更详细资料的可能性(比如剂量,慢性中毒的发展过程等等)。为什么用“她”,是因为这个人必然是个女性。首先,为什么在这堂课上?因为除了化工化学专业的学生,其它专业(包括朱令社团里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即使上化学课(一般是工程化学)完全没有可能知道铊的事情和了解到毒性的发展发作情况和案例。在94年12月前了解到这个情况又同时能有条件两次找到正在饮食的朱令并成功下手的人,当然那时那刻就坐在那堂课的课堂上。为什么是女人?不论动机,以我对那时男女生关系和宿舍管理的了解,拿到铊盐并且两次接近女生准确的投到她正在喝水杯子里去,作为男生,完全不可操作也不可理喻。至于男朋友,从目前的资料看,朱令没有已经固定交往的男友,即使有,也是什么汽车系的,他也不可能知道铊的事情。特别是二次下毒,在朱家和孙家的描述里,均无任何男性照顾的字句。
   朱令和孙维,来自新疆的王琪和陕西的金亚住6号楼114。刘丽敏,高菲,王惠霞,徐冉住在隔壁,6号楼116,而李含琳住对面的123。自外系转入的王小红和王红梅仍分别住在6号楼和7号楼的原班宿舍。 王小红和王红梅大二插班进来的,没有前面这段入校新生的共同经历并且也不住在一起,她们两个首先可以排除的,这相信了解那时大学生活的人都可以想象出。那凶手显然只有在那9人当中。李含琳虽然一个人吊在外面住,但是绝对不能排除,因为她就住在对面,和那两个寝室的人也没啥两样,每天估计也在这两个寝室晃荡。大学寝室。串门非常普遍,另外一个寝室的人和本寝室的人,下起毒一样容易。听过那堂课,又能拿到铊,还能了解朱令的起居饮食并可能有动机,接近她并成功第二次下毒,这些事情的交集就是这9人。
   无论是陆幽告黄健翔诽谤还是足球裁判陆俊告过某报纸等等,世界上有非常多的案例,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要不惜一切代价打官司(其实明知道自己是有罪的或者别人说的是正确的),而世上最严重的指认就是“杀人凶手”的指认,这种对名誉的损害是完全彻底的,社会评价几乎降到零,包括不发毕业证签证不能工作遭遇骚扰人身威胁等等,这些已经完全损害了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的生活和发展。孙维已经事实上成为我国目前公开讨论的最冤的窦娥和辛普森(参见“互联网10大恶人”),这种程度已经可以载入历史了。可是我们的孙维大姐就是不诉诸法律,殊不知,这种法律行为其实对她这样的家庭成本是不高的,操作是很容易的,对于朱家也没有任何损害(比如仅要求书面道歉等等),谁不愿意真相大白?况且起诉的主体还不是朱家,而是贝志城和某些媒体网站,这样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案件甚至有利于朱令的事情,孙维(孙释颜)就是不干,而是发动团体在网上造舆论希望脱罪,这是完全不合理的(一般对于成年人和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法庭上见,而不是上天涯发帖),唯一的原因就是她担心上庭引入公安系统后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即公安卷宗已经有结论),而且是根本没法上法庭的(包括心虚),原因只有一个:她有罪。
   在2006年初她做过一次反扑(孙维声明),直接的原因是新世纪互联网的迅猛发达和人肉搜索的强劲(以《天妒红颜》一文起头),以及网络舆论和媒体的联动,已经让她不可能像90年代那样躲起来甚至在大公司正常工作,她既然不能打官司只能选择网络反扑和随后的媒体访谈祈求咸鱼翻身。她预感到网络讨论之后,“将有记者要求采访,千万不要被记者的花言巧语迷惑,至少现在看起来最好的办法是拒绝。-孙维指示“水军”的回帖纲要”,但她自己最后还是没有忍住,试图突破网络,在媒体上表演谎言,可是网络可以躲起来酝酿一下再说,对付媒体面对面的采访就如同审问,一个有罪的人当然无法从容面对,这次反扑的努力当然夭折。那次惨败的采访(凤凰卫视)据说是这样“...只要和案件无关的情况,孙维回忆的非常详细,...是一涉及案情,孙伟就不理直气壮,例如剧组最关心的是到底谁能接触到铊,孙维就含而糊之地说:那一瓶子溶液就放在桌子上,谁都能动,而且我那知道那是有毒的啊…… 到最后,我们所有人都感觉孙维就是凶手。她也发现了他和我们话越来越不投机…… 最后拒绝接受采访。并要求刚才的谈话不得公开。随后便和哥哥和丈夫匆匆离开了 ”,不管是否属实,这年的反扑对她造成了更大损害,引起更大的讨论,更多的人质疑,完全被媒体曝光后的这5年,她仍然不敢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原因也只有一个:她有罪。
   孙维和她的团体试图把人们的视线引到班级以外(比如社团)是非常不明智的,他们试图证明许多更小概率的可能性(比如一次中毒的可能),而不探讨真正的极大概率事件,这只能说明他们是别有用心的。这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孙维是如何发动这些大学同学粉墨登场为她作证洗脱的?这让我很是惊讶。这个团体中,开始的设计是有许多角色,孙维也安排了使用ID(马甲)的纪律(甚至要求:某角色最好来自国外等等),比如:大学同班同学(发表对维的了解信任支持言论), 高中同学(证实维家庭廉洁),旁观者(分析窃听器,分析维要求测谎,分析支持各条。分析清华拒发毕业证书的动机),社团同学:(证实社团当时状况) 清华校友(证实毒品管理不严),资源委员会熟人(负责发表爷爷生平及证实逝世时间)等等,蔚为大观。这些人在孙维声明的初期也很好的进行了工作和平衡舆论。除了自己家人和自己马甲扮演的旁观者和校友以外,主要的言论是来着自己的大学同学。而且这些同学是真实的。孙维声明是一次有计划的网络“炒作”,并不是自己发一篇声明而已,是要争取这个声明发表之后通过回帖,形成有利的舆论和达到某种效果。这期间酝酿和起草大概有几个月的时间。稿子也在几个同学之间流传修改,最后大家约好时间在元旦前一天“发难”,希望利用元旦假期形成一个舆论。可以肯定,孙维首先找的是女同学。男同学的卷入首先是这个女性团体形成之后才进入的,这也是个从众心理,最大的可能原因就是这里面的男同学和女同学有一对婚姻关系。否则,对于杀人越货的事情特别是来去无踪的投毒案,无论如何没人敢担保。男同学在文字上全是骑墙派,多是描述情况,争论一些旧事。略去不谈,只谈女生,因为前面已经证明,凶手必定是女性。
   在社会上杀人,真的是讲究动机,从侦查学的角度,正常人没事到外面杀个人几乎没有。注意,“正常人”。但是,在数万过着集体生活的大学生而言,虽然杀人案的案发极低,但是确确实实是最不应该只讲究动机的。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一个非常“不正常”的群体,这里面有许多人在大学生活的某个时期,多多少少存在隐秘或者显著的心理问题,如果存在自杀或者杀人则可以没有任何动机。如果我自己的本科班某个开朗大方关系不错的女生要求我帮她作证,说她没有毒杀室友,说实话我是没有任何理智告诉我,她到底有没有动机有没有干,谁知道私底下她到底是什么人或者在某段时期她是否有过偏差,这真的没法打保票的,很多动机都是莫名其妙啼笑皆非的。这些情况,难道这些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这些女生们难道不知道嘛?她们打保票大谈什么“没有动机”“孙人品如何好”“不可能害朱令”并纠缠一些非主干情节等等,其实和到底孙下毒了没有,没有任何任何的关系。大学里面这种事情还少嘛?当保卫处抓走一个人的时候,很多情况不都是说“怎么可能是他(她)?”。如果不是碍于情面不得以的搪塞,那就是别有原因的抱团反扑。
   孙维有罪她又组织这么大规模的反扑,这其实是矛盾的。辛普森别人是法庭上宣布无罪当然是理直气壮,你孙维实际上是公安局唯一的嫌疑人,或者是证据尚不足以提交法院,或者可能是领导照顾其家人对祖国的贡献才大赦的,李树森警官反复强调“要尊重历史”“现在报朱令的事,早了点吧?”, 一个有罪的人按理说捡了条命就应该沉默做人,那她作出这样的行为只能理解成她认为自己没这么大罪恶,也就是说,她是知情者,未必算是罪犯,因为根本是和大家一起商量的下药,虽然也是主犯,却犯不着自己一个人扛,所以她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包括对所以家人朋友的声明也必言冤枉。朱令和班里女同学的关系大家应该早清楚,是不怎么样的,朱令因为很优秀,总在外面活动,每天回来很晚,和班里同学交流不多。一个事实是,自始至终居然还有两个女生坚决不去探望,这种跟随集体意思意思的行为都不愿意干,这能说明什么?试问大家的大学时光,当你们班有一个你从来不说话的同学就要死了,班里里三三两两都去看过,你完全不可能不去。既然朱令和这两位可以闹的这么僵,说明她并不是那种老好人型的女生。那么其它女同学都可能有微弱动机可以杀害她,特别是投毒这种适合女人干的可以掩耳盗铃的小勾当。男同学都说“她的个性里有那么一点特立独行...她很讨厌那些虚的和伪善的东西”她自己也在那个时期发生“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好到特别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
   孙维确实是班里唯一能“合法”接触铊的人(课题和相干实验室),但是大家记着,实验室串门和寝室串门是一样的,都是嘻嘻哈哈去转悠,拿到铊盐,其实这9个女生都有能力做到(甚至不需要孙维帮忙),她们只要去孙维课题实验室找她玩即可,孙维的哥哥也在她导引也下可以随便拿取毒剂。但拿毒剂和定向拿到铊确又是两码事,没有引路人,你即使是化学系的,想拿到固体铊盐是天方夜谭。孙维和她的同学,多次在文章提到铊溶液是别人配好的可以随便拿(别人配好本来就和自己是否能从柜子里偷到固体就是两码事)。文本分析角度,其实故意忽略的才是最重要的(她们总是故意弱化大概率事件而纠缠小概率事件),就是傻子也知道,下毒的必定是固体铊盐,完全没有可能去收集溶液下毒。她们不停的提溶液,那她们故意躲避是否能取到固体物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她们的的确确偷偷摸摸拿到了固体物所以潜意识不敢提。北京大学1997年的铊毒案也是投毒者分次在天平上称取所要固定粉末剂量,之前还找了个无辜同学做实验(这也是无动机作案,大学生常见情况)。高校此时对这种实验品,进出剂量完全不登记(任何化学品都有毒,哪有功夫仔细管理),我个人也在大三参加课题,老师也给钥匙,晚上一个人通宵打游戏没人管,拿点没有定量的东西完全无所谓。
   所以可以想象一种图景:1994年10月后,朱令每晚社团活动都很繁忙充实精彩,回来很晚,12点多还叮叮光光,折腾到1点才睡去,寝室的同学本来就睡眠不深,当时和之后都向朱令提出异议并发生争吵,但朱令态度傲慢,大家不欢而散。加上朱令的优秀和独来独往,使得同寝室的同学甚至是外寝室的部分人,都对朱令产生了动机包括早有的嫉妒(朱令完美的学校表现和精彩的、多才多艺的课余活动)。其中孙维还有民乐团的动机,其它人也有着各种各样不为外人包括那些男生所知的动机发生,甚至远强于孙维,这些天达到了一个阈值。到了大三,过去的友谊开始变味,朱令回家也令父母意外的说出“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好到特别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这种“不好”开始发展成,这些人开始寻找一种方式,让朱令离开这个寝室,唯一的方法是让她生病甚至休学,她们在朱令不在的那些晚上边自修边讨论,最后某人提到了春天里的那堂课,这种东西检测很难,可以使人慢性中毒变成某种疑难杂症而不被怀疑成下毒,而且孙维告诉大家:我们课题组有这种东西,于是第二天,她们一起来到了孙维的课题组,轻松拿到了1克左右这种毒物,这也是孙维一只耿耿于怀的所谓“清华唯一能接触铊的女生”,因为事实上,根本就是大家一起拿的,这些罪过也仿佛进行了除法,变得份外轻。在我的大学时代,系里就有一个女生宿舍,发生矛盾后,7个人想各种阴招让那个人住不下去(出去租房),原因是那个女生手脚不干净老是用他人的东西可能还有偷窃行为。这个女生只能谈恋爱(其实算出卖肉体)从此沉沦。一个寝室或者一帮女生想出什么招对付单独一个女生,都不难理解,这在各种学校各个年代里难道还少嘛。当然清华大学的女生决不会弱智,她们使用的是不露声色不暴露自己笑里藏刀的方式:让朱令生病。下面的操作就很容易了,12月第一周,某人利用大家一起夜宵加餐的时候,把少量毒下到朱令的咖啡里,目的不是要命,而是做实验看效果,致病即可。一般人喝水都是杯子在自己前方,下毒也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几个人配合情况就容易多了。朱令发病后,寝室终于安静了一个月时间,谁知道,由于朱令体质好(2级运动员),几十克的量完全不能使她休学留级,她居然把毒排了,95年的1月底,她居然又住回来了!犯罪有种惯性理论,就是认死理,强迫症,这些女性受到挫败并没有回心转意,而是选择再次下毒,这次操作则加大了剂量,把所有的粉末全部倒入,不信不让你休学。这种大胆,也来自1个月来朱令的病情无法确诊,同仁医院都看不出的毛病使这些一根筋的女生完全没有畏惧,从始至终,一直到今天,高分越过无数同龄人来到清华的她们从没有畏惧过,没有害怕过,一样的“大气”从容,“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很幽默...很善良,对人也很体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可以照样联系出国发展事业,多年后发帖的时候也臆想自己根本无辜。投毒不像动刀,是很“文明”很掩耳盗铃的,就和撒把咖啡伴侣一样轻松,因为朱令这样的人,在她们眼里,实在是可有可无,骨子里,她们认为,自己啥也没干过,我思故我在,我不去想,故此事也不在。大家当然有攻守同盟,这也是公安局一一询问后意外的没有任何收获(目击或者线索),作为主犯的孙维,当然也不敢说什么,因为这件事,没有从犯。
   作案的主体是女性,但事后发现铊被检测确诊,知道东窗事发的她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串供和灭迹,作为化学系的女生,把杯子当试管洗干净并不难,还有一些东西一股脑的要当作一次盗窃案处理掉,其中真正处理的只是个别物品,当然是可能被铊污染的东西包括化妆品承载物等等,其它物品都是障眼法,处理此事女生未必拿手,此时未必就没有男生介入,其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此男生和其中的女生有恋爱关系,在短暂心慌的坦白后男生出谋划策来炮制一个盗窃案并慌慌张张的离开(多年后他当然也参与了网络跟贴),等到公安赶来,面对一场盗窃案后的寝室和串供一周后的同学们,当然是大势已去。大家可能想,人知道的越多不是越容易露馅,但是对于心理素质极好的清华优秀集体,这不是问题,高智商所能到达的境界不是寻常人所能达到。
   这让我想起了《东方快车谋杀案》,满车厢的人都有杀人动机,但问谁都问不出名堂,也提供不出任何线索,最后,可爱的大侦探才发现,原来一车厢形形色色的人全是一伙的,当晚是每人捅了被害者一刀。也许,那晚,朱令从睡眠中呻吟疼醒再次发病,其它却床铺闪着相视而笑的幽兰却瘆人的光芒。
  (本文纯属虚构,勿对号入座)
  主要参考文献:
  《清华朱令被投毒案件始末》电子书
  http://helpzhuling.blogbus.com/files/11836412470.pdf
  『天涯杂谈』 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446431.shtml
  “朱令铊中毒事件”大事年谱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31305/
  朱令吧 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kz=227980331
  『天涯杂谈』 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421182.shtml
  百度朱令吧2006年上半年大事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dcc9301000asz.html
  我们替孙维辩护的真相(孙维同班同学) 附:孙维之“回帖纲要”
  http://tieba.baidu.com/f?kz=96812934
  孙释颜和同学的通信揭秘
  http://tieba.baidu.com/f?kz=104722015
  薛钢,童宇峰信件泄露
  http://tieba.baidu.com/f?z=86032 ... %EC%C1%EE&pn=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4-21-2013 06:49:18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相信是一伙人干的。 如果是一团队做的,这么多年下来,这团队应该早分裂了,不可能到现在还是这么团结一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