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 BBS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黑色旗帜:ISIS的崛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2-2017 12:25: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黑色旗帜:ISIS的崛起》
2017-05-15 佚名 生命方舟安全指南

有人曾经告诉我 ,“凡是渲染一种超乎想象的事情,都是不正常的,不是傻的,就是想牟利。造谣越厉害,最后负面作用越大。”很同意这话,因为我心里也在不由自主的缠绕着这些哲理。

图注:川普在大选中博取人心的必杀技之一就是谈论如何对付“穆斯林”,这让他获得了不少选票,也惹来更多争议。


那些慷慨激昂的挺川分子,理由之一,即强烈的恐穆症,911和闻名遐迩的基地组织,电视上嚣张挥舞黑旗的ISIS分子,都是挺川者强有力的“证据”。一时间,各种流言漫天飞舞,伊斯兰教义如何不行,绿教如何蛮横等等,不少挺川者都成了古兰经专家,拿着不知何处摘来的教义,言之凿凿的教导各处吃瓜群众。



普通人该如何着手 “正确”面对和讨论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主义呢?我们没有时间看各种大部头,例如《东方主义》,《古兰经》,《大卫之星》,《阿拉伯的劳伦斯》以及一篇篇的学术论文,但是又不希望被那些似是而非的逻辑和荒唐的谣言蒙蔽双眼。



作为一个务求理性的现代人,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探索,那些看似遥远而又近在眼前的恐穆症患者病因呢。我们需要确定,极端分子到底是种族问题、文化问题还是宗教问题,恐怖分子到底是裹着宗教外衣的政治恶棍,还是信仰走火入魔?



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暂且将目光放在最典型的样本之上吧。

图注:近年来恐怖主义在中东世界肆行,许多普通人对穆斯林连带也有了很深的偏见,与此同时,身处西方世界的穆斯林也有饱受排挤之感,白宫亦有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女子为抗议川普总统的“限穆令”而毅然辞职。不同族群的对立和紧张感不断加剧。

《黑色旗帜:ISIS的崛起》(Black Flags, The RISeof ISIS,以下简称《黑旗》)是一本非虚构类作品,此书荣获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奖(尽管不少挺川的吃瓜群众认为CNN、纽约时报,甚至普利策新闻奖都有点白左的“傻白甜”,但是最有偏见的川粉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大众传媒还是有公信力)。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剥开非虚构类作品芸芸的文学描述,就能得到作者长期深入调查以后得到的真知灼见。

图注:《黑旗》 出版之后广受瞩目,成为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此书作者《华盛顿邮报》记者乔比·沃里克尼已经是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奖。现年56岁的他已经为《华盛顿邮报》撰写关于中东问题、美国外交政策以及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的报道超过20年。此外,他的报道范围还包括智能社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环境问题。这一次,他凭借关注中东问题20年的功力,图在书中还原“伊斯兰国”黑暗崛起之路。

图注:《黑旗》作者Joby Warrick,长期关注中东问题,并且对阿布•穆萨卜•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有兴趣,认为他不只是(ISIS)运动的奠基人,更是现代“极端分子圣战”运动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个人,他认为扎卡维原创性的为ISIS开辟了一条新路。


怀着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去翻阅这本书,以为这本书会有不少恐怖黑幕的控诉,让我“小清新”的心脏接受震撼。但如同其他非虚构类作品一样,《黑旗》开头通过一幕戏剧性的事件来展开记述:2015年约旦国王在出访前夕,还不忘下令处死已“扎卡维的寡妇”,已被囚禁十年的一名未遂女恐怖分子。



是的,这本书至少有大半都在写扎卡维,不只是ISIS。



扎卡维是谁,很多人已经淡忘了这一个名声显赫,举止粗暴的伊斯兰国“前辈”,大盗贼型人物。作为一个记者,能够详细描写扎卡维,不只是作者的资料掌握扎实,也说明作者对于IS国崛起前因的严肃探究态度。



作为优秀的非虚构类作品,作品中场景不断转换,有一种如美剧般扣人心弦般的现场感,书中其他人物包括追踪和研判扎卡维特性的中情局女探员巴克斯,约旦牢房中扎卡维曾经的伊斯兰教义老师麦格迪西,囚禁中的“扎卡维女人”里莎维,后两者与IS看似不相干,却歪打正着开启了黑旗国恐怖的序幕。


按书中所描写,当初的扎卡维,还只是凶暴而粗糙的年轻犯人,好勇斗殴,让母亲失望担忧,可谓心性恶劣。在他犯罪入狱,误打误撞却又受位伊斯兰教老师麦格迪西的熏陶,收敛了一些戾气。从此独辟蹊径,在握大砍刀的暴烈手段外,又裹以宗教的外义,扎卡维很快成为监狱中广为人知的“不一般”人物。



此后五年,到底是伊斯兰教改变了他,还是他本来就是心性卑劣的狂暴战士?我倾向于后者,作品处处展现的也确是如此。



约旦将这些罪犯关住在铁牢之中,以为时间可以让他们有所反思,但那么多的极端分子和极端主义宗教学者关在一起,首先就是一个大错。



麦格迪西把世俗化的政府人员视为邪魔,认为阿拉伯世界当权者都是对所谓教义和信仰的背叛,号召民众起义,这种远离世俗的“清流”学者,一开始受到了监狱囚犯的欢迎,他们津津有味的听着学者控诉政府的“腐败”"昏庸",在想象中认为,当权者信仰民主、权力来自凡人就是异端恶徒。



但是麦格迪西也赞同穆斯林可以通过选举产生官僚,为民服务,这后半段信众们多半是不会听进去的。时间一长,老师麦格迪西的那点学者风度和酷爱辩论范,竟然使罪犯们感到不满,认为大道理没有用,就应该像扎卡维一般粗鲁强硬,说麦格迪西不是战士,连真正枪林弹雨也没有经历过。



于是牢中“群众”声望的天平逐渐在向着扎卡维转移,扎卡维不仅获得了牢房里的“权势”,甚至连麦格迪西曾遍布阿拉伯世界的拥趸,也逐渐被这位“实干家”所接收。



此后一路误打误撞,约旦1999年大赦罪犯时,竟然将这位还不甚为人关注的“混世魔王"一同释放。当时约旦情报人员就后悔了,曾一度又追踪扎卡维,在他出境时予以拦截询问。



在约旦情报人员的眼中,扎卡维一开始就是个无赖,为了让他走上正路,家人一度期望宗教能治好他的顽劣,却没想到他又沾染上了宗教极端主义的臭毛病。



此后扎卡维名声一路犹如火箭般上升,是他自己真的有领袖的”超凡能力“,还是如作者所言,是小布什政府推波助澜般的创造出了一个名叫扎卡维的恐怖分子?作者在书中和访谈时一次次的指出,布什政府为了能够入侵伊拉克,以虚假的材料指控扎卡维是基地组织与萨达姆之间的纽带。



尽管指控是错的,但却成功塑造了扎卡维作为极端分子“圣战”英雄的形象。



中情局追踪扎卡维的头号猎手巴克斯说,我们试图证明扎卡维并不属于基地组织,也并没有与萨达姆勾结。但是得到的回复是,那些人的计划都一样,谁在乎?



于是白宫非常不明智的使扎卡维成为极端信徒中的大明星,成为后来ISIS分子效仿的先行者。

与很多人士的预料类似,扎卡维就是一个披着原教旨宗教外衣的罪犯。被他吸引的也都是极端的人渣。为了在极端分子中搏出位,他一边高呼复兴宗教,一边不惜在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中制造仇杀和恐怖。他杀得最多的,不是美国人,而是穆斯林。


伊拉克约旦人民大多数只是想过日子的普通平民,在一次次扎卡维戕害穆斯林平民的事件后,不仅约旦国王震怒,呼吁伊斯兰世界澄清教义惩治罪犯,就连扎卡维昔日的狱中导师麦格迪西与塔利班头目都开始责难他。



最终各地百姓纷给美军递送情报帮助围剿,扎卡维的外围成员以及做人弹的黑袍女人都放弃了他的疯狂“救世”梦想,因为他们发现扎卡维的目标竟然是穆斯林平民的婚礼现场。

图注:驻伊美军当年公布被击毙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头目扎卡维的尸体照片。


扎卡维在2006年终于走向穷途陌路,约旦、CIA以及美国驻伊拉克特种部队几方人员耗费了无数日夜进行情报研究,利用无人机追查,终于发现了他正在与新的宗教导师接触。而那位没有反侦经验的“宗教学者“大模大样的出入,为美军无人机一举击杀扎卡维作了”带路党“。



一个罪犯因宗教极端主义而"升华",最终也因此而死,可谓极尽讽刺。



扎卡维虽然身死,但他制造和鼓吹的伊斯兰国”梦想“仍然在戕害人间。他提出的几点经验还在极端分子中流传,例如暴力的图像化总能带来关注,顽固的“圣战”分子可以据此分享极端主义观点,而互联网是种能够与同情者交流的有效手段。



还有大批更加激进的“小扎卡维”前仆后继,想象着西方国家正在迫害伊斯兰世界,他们使用着扎卡维种种耀武扬威的互联网和影像宣传手段,在恐慌和想象中,在现实中去建构一个极端分子的国家。



所以与其说大小扎卡维们是宗教教义高手,倒不如说他们是自发的传播和宣传大师。如何能将心中潜藏的胡言乱语通过互联网传播,最终让疯魔意识席卷民众成为龙卷风,这些极端分子是深知其中三味的。而这样的龙卷风暴,在世界和历史长河已不只刮了一次。

写作此文时,忽然不断想起曾经陷于狂热“意志的胜利”纳粹德国,以及为关东军拿下东北而冲昏头脑的大小“石原”们,很难说他们与扎卡维没有共性。



福山讲历史的终结,其间引用黑格尔,“历史已随近代自由国家的成立而终结”,福山也相信自由国家获得的哲学认知,疏离(alienation)即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在历史的终结前可以适度解决,即便有历史的循环往复,也总会有一条近代国家普遍性的道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应对现代文明有信心,既不应陷入恐慌,也不要有急不可待和一蹴而就的心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